農業部說明廚餘覆土標準 未來廚餘養豬場將加裝監視器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國內廚餘處理問題引發廣大討論,彰化因為焚化廠整改與垃圾分類見效,廚餘全送焚化爐焚燒,雲林則與六輕南亞堆肥場協調增加去化產線,產能增加1倍,而台中市宣布停用9處掩埋場、新增沼氣發電管道。農業部與環境部今(29)日說明掩埋廚餘覆土的標準,且未來將在廚餘養豬場加裝溫度探針與監視器,取代現行的人工上傳照片或是影片。
一桶桶廚餘倒進焚化廠坑口,接著使用抓斗抓起垃圾與廚餘攪拌後,再投進投料斗,以1000度高溫焚燒。非洲豬瘟爆發,22日公告全國禁用廚餘養豬以來,彰化縣廚餘都送進溪州焚化廠,截至28日共處理288公噸廚餘、另有10.9公噸由黑水虻生物方式消化。
彰化縣環保局技士莊桓昌說,「讓它進我們焚化廠這邊來處理,可能也是能夠達到比較安全處理的方式,一天大概會多60到80噸熟廚餘的量。」
雲林縣則有許多店家與清潔隊簽約代為清除,環保局與六輕南亞堆肥場協調增加去化產線,將每天30噸廚餘產能提升1倍。
雲林縣環保局廢管科長廖崇圜指出,「非常快速跟南亞做一個協調,希望它把原來舊場多開產線,所以每個月處理量可以從原本900(公噸),變成1800(公噸)。」
至於出現非洲豬瘟的台中市,環保局29日宣布,廚餘去化管道改為掩埋、焚化、沼氣發電三個管道,30日起停用9處掩埋場,只剩下文山、沙鹿、后里能繼續掩埋,農業部也會要求台中政府每50公分廚餘要覆土30公分。
農業部長陳駿季說,「廚餘掩埋的部分,它有一定的規範,而且它不是露天的,就是廚餘裸露在戶外,它上面一定要做覆土。」
環境部統計今年全國435場列管廚餘養豬場,部分業者近1年申報率低,後續將提高稽查頻率,加裝全程溫度探針與監視器。
環境部長彭啟明指出,「全面加裝溫度的探針,還有監視器,我們可以遠端的透過AI的方式,能夠來監控哪裡有問題,而不是說按照目前手動的方式來做處理。」
環境部強調,廚餘處理短期內以肥料化、能源化,輔以焚化、掩埋處理,長期會朝向推廣其他再利用方式,以達永續循環發展之效。
許勝婕/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