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創新高 市值破80兆元進全球前十大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台股今(9)日開紅盤,盤中、收盤都創歷史新高,終場收在2萬4855點,總市值一口氣衝破80兆元,擠進全球股市規模第10大。觀察台灣經濟基本面,受惠AI商機,8月出口金額584.9億美元,創歷年單月新高,不僅連續4個月超過500億美元,更是史上頭一回單月出口表現超越南韓。
美股4大指數指數全面收紅,9日台股跟著創歷史新高,盤中拉高24880點,隨後漲勢收斂收在24855點,雙雙寫歷史紀錄。權值股台積電也同樣亮眼,收盤1200元,觸及歷史高點。台股總市值同時衝破80兆元大關,成為全球股市規模第10大市場。
資深產業分析師陳子昂指出,「相關的傳產受到關稅的衝擊影響就會比較大,當然這就相對凸顯了,沒有受到對等關稅跟232影響的半導體跟AI供應鏈,相對就會比較強勢。」
法人分析,本週半導體展、蘋果公司新機發表等都是利多,但美中晶片戰陰影之下,全球供應鏈重組、地緣政治風險加大。華碩董事長施崇棠認為,今(2025)年是主權AI部署轉折點,台灣不能缺席。
華碩董事長施崇棠表示,「我們不是參與這場變局的旁觀者,更應該成為可信任應用、垂直場域導入與AI治理實踐的貢獻者。」
施崇棠認為,台灣擁有供應鏈完整與系統整合等優勢,可建立一個可信賴、可落地的國家AI品牌。因為主權AI就是各國或各單位獨立建立的人工智慧,並使用國民的資料、國家語言,訓練大型語言模型,符合國家價值觀也保護資訊安全。
台灣人工智慧學校執行長陳伶志表示,「繁體中文資料量好像就是到一個瓶頸上不去,大家都努力的投資算力,但是跟國際主流的這些AI的公司來比較之下,其實都還是差滿多的,這個對我們發展主權AI來說的話,我們就會更吃力。」
受惠AI商機,財政部公布,8月出口金額統計達到584.9億美元,創歷年單月新高,更是史上頭一回單月出口表現超越南韓;尤其電子及資通產品出口就占比74.8%,出口金額也較去(2024)年同期增加148.6億美元、增幅3成。不過傳產業,包括塑橡膠、基本金屬、礦產品出口都出現衰退,不排除受美國關稅影響。
姜筑/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