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安預算連3年下滑遭質疑 交通部:分散多部會編列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台灣交通亂象屢屢遭外媒形容是「行人地獄」,不過民間團體發現,主管機關交通部編列的道安預算連續3年下滑,明(2026)年僅編列3.8億元,質疑政府改善交通的決心。交通部解釋,校園交通安全改由教育部負責;另外,內政部與交通部共同編列4年400億元提升人行安全計畫,交通部明年道安預算才會相對減少。
美國媒體CNN曾以「行人地獄」形容台灣交通亂象,日前又有德國媒體報導,台灣1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數比美國911恐攻人數還要多,建議旅客前往台灣旅遊要三思,嚴重影響台灣形象。
不只如此,民間團體還發現,主管機關交通部編列的道安預算連續3年下滑,質疑政府改善交通的決心。
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理事長陳愷寧表示,「目前道安的成果都不如預期的情況下,我們卻看到交通部每年道安相關計畫的預算,卻是在逐年減少的,我們也是感到有一定的擔憂。」
消基會道安委員會召集人李克聰則說:「我是比較擔心減少編列的情況,那我們地方得到相關交通安全改善的預算,是不是也會逐年減少?那這個跟我們現在要改善交通安全的決心,看起來稍微有點不一致。」
交通部表示,2023年立法院通過《道路交通安全基本法》,並在同年實施,因為包含道路工程改善,所以道安預算也達6億元高峰,但去年內政部國土署與交通部公路局,執行4年400億元永續提升人行安全計畫,要求相關部會編列道安經費,因此明年交通部的道安預算才會減列,僅有3.8億元。
交通部主秘沈慧虹回應,「《道安基本法》相關的部會還蠻多的,115年有一部份的經費就是由教育部去編列了。」
民間團體認為,道安問題應長期穩定投資,反對先衝高、再下修的波動式編列,政府應對外說清楚預算增減考量;交通部則回應強調,改善道安是使命,在資源有限下勢必精進作為,近年補助宣傳成效佳,民眾對道安認知、風險意識提升都有進步。
黃瑀喬/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