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盼增外館自有館舍 歷時8年駐洛杉磯外館正式進駐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為了節省駐外單位龐大租金開支,外交部一直努力提升外館廳舍自有率,其中台灣僑民人數最多、全球換發護照量最大的外館駐洛杉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在歷經8年種種挑戰之後,終於在今(2025)年初成功入駐自有館舍,新館用藝術佈置訴說台灣故事,打造柔和文化空間,成為旅外僑民與國外訪客打卡熱點。
各部會派駐洛杉磯的單位相當多,加上領區內台灣僑民人數也特別多,台美商貿往來頻繁,業務量一直很大,想在洛市的領館區找到面積夠用、位置適中同時價錢可接受的大樓,本來就不容易,買下新樓後又遭遇挑戰。
駐洛杉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紀欽耀表示,「2020年的時候,雖然產權已經移轉給我們中華民國政府,可是因為新冠疫情的情況,我們沒有辦法完成發包,在這幾年之間我們要重新怎麼樣在有限的預算內把它做到最好,因此我們必須要調整一些比較過多的、或是太花俏的設計,必須把它精簡,我們洛杉磯台灣僑民有40萬多人,所以這是我們領務跟僑務的重鎮,因此我們在這棟新館舍的規劃設計上面,特別注重領務大廳的服務。」
新館希望揚棄官署硬邦邦印象,打造柔和的互動空間,與過去舊有租用辦公廳的體驗也不相同。
駐洛台北經文處訪客Ryan Wong說到,「燈光這值得一提,我真的覺得燈光太棒了,讓我想起以前去過的台北咖啡館。」
旅美僑民陳貝蒂也說,「今日第一次來這個新館,覺得這裡變得很漂亮、很大,感覺好像變年輕化了。」而這也是經過多年接力籌畫,漫長等待後的成果。
公視國際記者張瀚指出,「由於這裡原來是影視製作大樓,非傳統的辦公樓,因此在裝修布置上,有許多發揮的空間。」
全館用藝術佈置述說臺灣故事,在與臺灣「藝術銀⾏」合作、藝術家鼎力支持下,加上民間企業團體贊助,呈現出充滿臺灣意象的公共空間,館內一些科技結合藝術,軟硬體兼具的設計,體現現代感與自信。
當初估計,若以租金換算,新館的購建花費大約不到21年就可以回收,另外繼洛杉磯之後,未來還有3處駐美外館規畫朝向擁有自有館舍的目標邁進。
吳仲安/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