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完成關稅技術磋商 政院:研擬聯合聲明中
美國對等關稅公布在即,台美談判進入最後倒數,行政院透露最新進度,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以及談判團隊仍在華府磋商,雙方已經完成技術性磋商,正在研議聯合聲明。
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表示,「我們已完成了技術性磋商,我們就關稅還有非關稅貿易障礙,還有貿易的便捷化以及供應鏈的韌性,還有經濟安全的議題達成了一定的共識,也商討了投資採購等台美經貿合作議題,雙方也以此進行了聯合聲明的磋商。」
目前美方已宣布日韓稅率為15%,台灣是否有信心談出同等或更低稅率?政院未正面回應,僅強調會堅持國家利益、產業利益,國人健康和糧食安全的原則。現在也傳出我方擬端出上看「4千億美元」對美投資,希望爭取對等關稅稅率與日、韓齊平。
國民黨立委賴士葆指出,「折合台幣12兆,12兆什麼概念?我們中央政府總預算一年3兆,等於中央政府總預算4年要跑去美國,這是一個不平等的條約,這個鄭麗君等同當初清末的時候的李鴻章,現在簽出來就是台灣版的馬關條約。」
民進黨立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回應,「談判團隊還在磋商還在努力,看到陸續其實8月1日大限的日子也即將要到了,我們也在靜候這個結果,無論好壞執政團隊都要端出方案。」
另一方面,衛福部食藥署突然更新美國水產品輸入規定,內文稱美國水產品已經通過「系統性查核程序」,針對包括甲殼動物、罐頭蝦及螃蟹等多項產品,只要檢附官方文件後即可輸入台灣,也引發「放行水產」換「關稅稅率」聯想。
衛福部次長林靜儀說,「系統性查核那個是2018年到現在的機制,那其實在相關的不論是肉品或者是像這次水產品,本來就都有做系統性查核,這樣子的一個處理,不是因為這一次關稅的關係去處理的。」
林靜儀強調這是2018年就有的機制,與關稅無關。行政院長卓榮泰也表示,待關稅結果出爐後,政府將依據國內經貿情勢以及產業支持需求,針對已三讀的《強化經濟社會韌性特別條例》,再提出修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