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美關稅衝擊台漁產外銷 農業部提180億元方案紓困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美國對台灣提出32%的對等關稅,造成輸美農漁產品不同程度的衝擊,像外銷占比大的鱸魚或鬼頭刀,恐怕會面臨滯銷或價格崩盤。但不只出口,中央政府日前喊出零關稅談判,也引發農牧業恐慌,擔憂進口售品低價來台。對此農業部強調會持續與美方溝通,也提出180億元支持方案,希望降低關稅衝擊。

養殖業者看著魚塭相當苦惱,高雄養殖鱸魚過去以魚片輸美,去(2024)年出口量約252公噸,原預期今(2025)年會再增加;但隨著美國對台開出32%對等關稅,魚片價格預估從每公斤約250元提高到350元以上,銷量恐怕大受影響。

高雄彌陀區漁會總幹事林子清表示,「煩惱的是巴西,因為他們是10%的關稅而已。當然如果不是以關稅的話,我們台灣的品質一定不怕,但是我們是怕價格競爭。」

鱸魚養殖業者江小姐則說:「屆時魚太多,銷不出去,一次只買走2到4千斤,或2到3千斤,幾萬斤的魚要多久銷完?」

農業部評估,關稅提高對輸美農漁產品都有不同程度影響,以蘭花、毛豆、茶葉及部分漁產品影響最大。

除了鱸魚,外銷占約7到8成的鬼頭刀,去年才獲漁業改進計劃認證,重啟銷美管道,也讓台東及宜蘭漁民擔憂價格崩盤。

台東新港漁民陳先生說:「油錢也貴,什麼都貴,關稅也貴。如果價格也沒有提高,要怎麼捕魚?」

宜蘭蘇澳區漁會總幹事陳春生表示,「漁業署現在也在擬定方向了,包括如何提升我們漁獲產值。」

漁會及業者都希望政府能協助,為受衝擊的漁產另闢市場、強化冷鏈技術。但不只出口業者煩惱,總統賴清德日前提出台美從零關稅談起,也讓養豬大縣的雲林豬農擔憂,零關稅會促成進口雞、豬肉低價來台,壓縮本土農牧業生存空間。

雲林豬農張佑誠表示,「美國豬肉會不會多進口,這是一個未知,也是我們的疑慮。第二波衝擊會面臨消費性停滯,怕影響到未來台灣的豬肉需求也會減低。」

農業部長陳駿季指出,「對美國來講,農產品是一個貿易順差。他們每一年輸到台灣的 大概36.9億元,我想這個部分整體的評估,其實我們最擔心的是市場萎縮。」

強調會持續溝通,農業部也提出總金額約180億元的支持方案,包含金融支持、產業結構體質及競爭力提升等,希望將關稅可能造成的短期衝擊降到最小。

823公投》重啟核三,你怎麼看?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