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美國暫停對烏克蘭援助 前線記者、救援機構陷危機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川普上任後,美烏關係降到冰點。隨著美國對烏克蘭的態度轉變,除了暫停對烏軍援、凍結對外援助、取消83%由USAID負責的計畫,也讓烏克蘭前線的記者與人道救援機構面臨生存危機。烏克蘭國會議員更警告,若侵略者未被制裁反而被獎勵,將向世界釋放錯誤訊號,甚至威脅台灣的安全。
Kordon Media戰地記者Lyubov報導,「你好,這是 Kordon Media。」
穿上防彈衣戴上頭盔,這是年僅19歲來自蘇梅市的記者。過去1年半,她穿梭於俄羅斯邊境村落,紀錄戰火下居民的日常生活。
Kordon Media戰地記者Lyubov報導,「現在我們很需要展示在烏克蘭發生的事,展示俄羅斯攻擊後果。」
在烏克蘭有不少類似的機構,協助記者在第一線提供即時資訊。但自從川普大砍USAID資金後,這些機構陷入嚴重財務危機,甚至面臨倒閉。
Kordon Media營運總監Nadiia Sorokolit指出,「在缺乏資金的情況,我們難以營運多於半年。」
根據數據,過去3年烏克蘭從USAID獲得的援助高達376億美元,項目包含人道援助、教育、基礎設施重建等。
公視國際記者陳彥婷表示,「這間房間完成修復後,將會變成傷兵復健的地方。」
有的醫院只能靠志工幫忙,原本協助青年與退伍軍人的服務都被迫停擺。
Building Ukraine Together公關經理Sofia說,「我們連最基本的找資金來發薪水都有困難。」
美烏會談不歡而散,為國際局勢帶來不少動盪。歐洲各國為擺脫對美國的依賴,逐漸加強自身防禦。烏克蘭國會議員也直言,美國對烏克蘭的改變值得台灣借鏡。
烏克蘭國會議員Oleksandr Merezhko認為,「假如侵略者沒因他的罪行被處罰,反而被獎勵,這會向其他潛在侵略者發出一個很錯誤的訊息,這會製造一個很危險的總統,甚至會影響台海穩定。」
《經濟學人》日前標題寫下「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對川普政策轉彎提出質疑,這場變局不僅關乎烏克蘭的未來,更是對國際秩序與區域安全的重要警訊。
楊宜珊/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