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研究:全球逾10億人罹肥胖症 中低所得國家肥胖率大增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醫學期刊《刺胳針》3月1日發表一項研究分析指出,全球有超過10億人罹患肥胖症,成為許多國家最常見的營養不良形式。研究還發現,富裕國家已經不是肥胖最嚴重的地方,反而是中低所得國家,肥胖率大幅上升,營養不良的形式從體重不足轉變為肥胖。

垂直烤肉架上的肉肥美多汁,員工切下來後,包在餅皮裡做成沙威瑪,給客人大快朵頤,不過這類食物吃多了,恐怕會增加肥胖風險。

根據醫學期刊《刺胳針》3月1日發表的一項研究分析估計,截至2022年,全球已經有近10億人罹患肥胖症。

倫敦帝國學院教授埃薩帝表示,「世界上一些國家和貧困地區營養不良的情況已經改善,因此體重不足的減少趨勢,已經超越肥胖的上升幅度。」

成年人的身體質量指數BMI大於30就會被認定為肥胖,小於18.5則為體重不足。世界肥胖聯盟先前估計,2030年才會達到10億人肥胖,而且在1990到2022這32年間,全球兒童和青少年的肥胖率增加4倍,成年人則增加1倍。

醫師擔憂,肥胖在阿拉伯國家已經很普遍,對身體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外科醫生阿貝德認為,「過度肥胖會導致糖尿病和高血壓,並影響身體關節,導致活動困難,所以肥胖會影響身體大部分系統。」

分析還指出,體重不足和肥胖這2種形式的營養不良,都對人體健康有害。這份報告也指出,食用過度加工的食品也會增加罹癌、心肺功能受損等32種有害健康的風險。

過去肥胖在富裕國家盛行,但最新研究顯示,除了美國之外,肥胖率最高的國家轉變為中低所得國家,尤其是太平洋島嶼和加勒比海地區,肥胖率更超過6成。

倫敦帝國學院教授埃薩帝說:「越來越多富裕國家並未名列前茅,美國仍然排名靠前,但有很多其他富裕國家並未出現在肥胖最嚴重的名單上。」

這項研究由「非傳染性疾病風險因素合作組織」,與世界衛生組織的1500多名研究人員,對來自190多個國家、2.2億多人的身高和體重,進行分析所得出的結果。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