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肥胖盛行率持續逐年遞增。根據台灣醫學會調查,國內小學學童,平均每4位就有1位有過重或肥胖問題,成人族群則有一半的人,都有過重和肥胖隱憂。調查中還指出,國內有近7成民眾同意肥胖是慢性病,不過卻有近5成的人,都不清楚肥胖定義。
肥胖是萬病之首,根據台灣醫學會調查,國內有近7成民眾,同意肥胖是慢性病,不過卻有近5成的人,都不清楚肥胖定義。
台灣肥胖醫學會理事長林文元醫師說明,「如果是BMI 27以上就是屬於肥胖,你趕快把體重往下走的話,你可能未來不會有面對一些慢性病,糖尿病啊高血壓等等的問題。」
根據世界肥胖聯盟預估,到了2030年,全球將有10億肥胖症患者,等於每5位女性、每7位男性,就有1位患有肥胖症。根據台灣醫學會調查指出,國人過重及肥胖機率,以國小學童來看,平均每4位就有1位有肥胖問題。而成年族群,則有一半的人,都有過重及肥胖問題。
衛福部國健署副署長賈淑麗指出,「國小國中高中甚至到18歲以上甚至職場,有一個非常清楚的健康飲食,不是一昧地追求瘦健康飲食很重要。」
「感覺用你的大腿去出力,然後屁股稍微夾一下站起來的時候,很好。」
台安醫院運動中心教練康莉妮表示,「像大腿啊然後肚子啊,胸前後背這些肉多的地方,也表示是肌肉比較多的地方,那我們就是以這邊地方做訓練。」
想避免肥胖,除了飲食很關鍵,專家建議還得搭配,每週的肌力和有氧運動,不僅能提升身體代謝率,還能燃燒體脂肪,才能有效減重。
另外,民眾也能透過醫療協助,找出肥胖根源,朝健康城市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