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閱讀素養調查 台灣小四生表現與瑞典並列第7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國際閱讀素養調查發現,台灣小4學生的表現和瑞典並列第7。調查結果也顯示,瑞典孩子的詞彙量,和家庭環境有很大的關係。因此瑞典政府從醫院的課程一路到圖書館等,都加強推行閱讀教育政策,同時在國際行動計畫中,明確要求國會編列預算,要幫孩子打造多元、舒適又有趣的閱讀環境。帶您來看公視國際記者來自瑞典的採訪報導。
公視國際記者吳媛媛報導,「我們現在在瑞典南方馬爾默市的馬爾默市立圖書館,帶您一起看看馬爾默市立圖書館的,兒童閱讀區。」
寬敞又充滿童趣點綴的兒童專區,是瑞典全國各市鎮圖書館的一大特色,館內也常設有親子友善的餐廳與公共用餐區。再加上定期舉辦的說故事、美術勞作活動,吸引不少瑞典爸爸媽媽,帶著孩子來這裡享受親子時光。
圖書館民眾孩童母親說:「我們有時一次借12本書,還有開門時間很長,也有廁所甚至遊戲區,以及能休息與用餐的區域。」
針對國小4年級學童進行的國際閱讀素養最新調查顯示,台灣和瑞典的小孩並列第7。調查結果也發現,家庭環境是影響瑞典學童閱讀素養的主要因素。
哥德堡圖書館親子共讀宣導影片內容指出,「你知道每天讀10分鐘的書給我聽,可以改變我的人生嗎?來自擁有共讀習慣家庭的孩子,在上高中時平均有5萬個字彙量。」
因此瑞典政府,加強推行閱讀教育政策。從醫院親子課程到圖書館,希望透過親子互動與豐富的閱讀環境,盡力彌補家庭因素造成的落差。
圖書館兒童部門負責人Lisa Berger表示,「當我們在蓋這間圖書館時,我們向小孩子詢問他們的需求,不是問他們想要看什麼書,而是去了解他們的需求,他們想要的圖書館想是怎樣的感覺。」
馬爾默市立圖書館館長Åsa Sandström說,「我們瑞典有句諺語,『孩子不聽話,但孩子會模仿』,所以如果你會閱讀,若你小孩看你有閱讀的習慣,他將來愛看書的機率就越高。」
同時,瑞典政府為了培養下一代的語言認知能力,在國家行動計畫中明確指出,並要求國會編列預算,涵蓋了醫院、學校、圖書館、書店等社會各層面,幫孩子們打造多元、舒適又有趣的閱讀環境,來提升兒童閱讀習慣與素養。
王介村/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