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台首枚自製氣象衛星 獵風者今起運預計9月升空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台灣第1枚全自製的氣象衛星「獵風者」,預計今(2023)年9月會從圭亞那太空中心,搭乘亞利安公司的織女星火箭升空。國家太空中心今(14)日上午舉行獵風者衛星的啟航儀式,總統蔡英文和行政院長陳建仁等官員也出席典禮,要一起歡送獵風者衛星前往法屬圭亞那,更期待獵風者在未來,能為氣象和科研提供卓越貢獻。

在大塊布幕上依序簽名留下祝福,隨後衛星箱搭著拖板車離開。

台灣自製的獵風者衛星,14日上午從太空中心的廠房運出,準備送往桃園機場。

國家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說明,「GPS會發出電磁波打在海面上,獵風者接收到以後,經過訊號放大、處理,可能可以估算出浪高,對於氣象預報非常重要。」

獵風者衛星是第1枚台灣製造的氣象衛星,自製率超過8成,搭載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反射訊號接受儀,將在550到650公里的衛星軌道,接收全球衛星導航相關的訊號,來計算海面風場資料,這也是目前最缺乏的氣象資料。

吳宗信表示,「我們未來發射的十幾顆衛星,就自然形成一個星群,數據量甚至會比現在福衛七號的6顆還要更多。」

而獵風者衛星,搭配地面雷達的高解析度沿海風場資訊,可以作為颱風路徑、強降雨預測,以及海氣交互作用等研究。

國科會主委吳政忠說:「太空網路跟我們地面上的網路接起來以後,你可以想像,很多的應用現在才正在開始。」

總統蔡英文表示,「承載台灣發展太空產業參與太空時代的決心,我們獵風者衛星,更代表了台灣製造不僅能站上國際,也飛向太空。」

總統蔡英文和行政院長陳建仁等官員,親自出席獵風者衛星啟航見證。其實,衛星原本第一季就要發射,但先前規劃搭乘的織女星C型火箭,去(2022)年12月首次商業發射失敗,因此延後時程。

現在獵風者衛星已經準備好,15日將飛往法屬圭亞那,準備9月份搭乘織女星火箭升空。

近年來台灣自主研製衛星的實力持續提升,除了期許獵風者為全球氣象、科研帶來貢獻,也期待臺灣在太空產業設計、製造和發展能持續前進。

823公投》重啟核三,你怎麼看?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