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參院通過《台灣政策法》 國務院:對台政策不變
黃子杰 張梓嘉/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美國參議院外委會日前通過《台灣政策法》,挑起中共敏感神經,美國國務院重申對台作法沒有改變,維持一中政策。有學者分析,美國透過法案向中國要價,美國在反中的浪潮下,法案通過的機率相當高,美中戰略競爭進入涉台法理競爭階段,可能迫使中共加速對台時間表,不排除端出促統的法律。
《台灣政策法》被視為繼1979年的《台灣關係法》後,全面重整美國對台政策的法案,牽動美中台關係,因為涉及國防、外交層面,挑起中共敏感神經,堅決反對。對此,美國國務院重申對台作法沒有改變,維持一中政策。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表示,「拜登政府努力深化與台灣的夥伴關係,未來會持續這麼做,給予台灣有效外交、經濟與軍事支持,也感謝國會對台灣的跨黨派大力支持。」
法案被解讀一方面支持台灣,也有意壓制中國。國民黨前立委林郁方指出,不至於導致台海危機。但學者分析,法案代表美中戰略競爭進入涉台法理競爭階段,可能迫使中國就《反分裂國家法》進行修法,甚至端出促統的法律。
政治大學東亞所特聘教授王信賢指出,「那如果說在這種壓力底下,就是說美國也推出了《台灣政策法》的話,就是說中國大陸會不會推出一個更積極的立法,就是過去一直傳言的包括統一法或是基本法之類。」
法案要求對台提供無償軍事融資,時間就在2027年中共犯台的高風險期,民進黨前立委郭正亮解讀,這宣告美國不會出兵協助台灣。但學者分析,美國看待台灣跟烏克蘭,還是有差異。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副教授李大中指出,「目前還是提供這個裝備,還有增強彼此的交流溝通,密切的緊密合作為主,但是台灣跟烏克蘭又不盡相同,所以這邊後面還是很多不同因素,複雜的考量。」
法案要通過,得送交參院審理,再經過眾院,協調出一致版本,加上屆期不連續,須在國會明年1月期滿前,參眾兩院都通過,才能交由總統拜登簽署生效。王信賢分析,美國在反中的浪潮下,法案通過的機率相當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