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情勢緊張,美國副國務卿雪蔓公開呼籲各國,要勸阻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全球有一半的貨運會通過台海,如果發生衝突,攸關全球經濟安全。而美國參議院的軍委會主席更指出,中國是唯一有意願,而且也有能力向美國持續挑戰的國家。
美國白宮公布了國家安全戰略文件,定調中國是最大挑戰,同時要遏制俄羅斯的核武威脅,還要圍堵伊朗軍事擴張。而台灣外交部也掌握到,美國參議院在台灣政策法中,攸關安全的相關條文,大多已經納入2023年度的國防授權法案NDAA當中。
根據外媒報導,五角大廈決定將台灣業務從東亞辦公室移出,改由中國辦公室負責,以提高內部運作效率。但學者分析,恐怕會間接向國際傳遞,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錯誤訊息。至於美國9月初對台軍售,中國則公布制裁2名參與的公司首席執行官。
美國參議院外委會,今仔日通過「臺灣政策法案」,紲落來會送予參議院全院來審議。部份條文也有做修正,包括:「共駐美代表處改名」,改做是建議性質,「共臺灣當做非北約盟友的地位」,改做有仝款的待遇,這寡條文變較含糊。咱的外交部表示,會繼續關心法案的進度。啊若中國已經àn-nāi袂牢,已經向美國抗議矣。
美國參議院外委會今(15)日通過備受矚目的「台灣政策法案」,接下來將送交參院全院審議。其中部分象徵性條文有所修正,包括將駐美代表處更名為台灣代表處,改為建議性質;部分條文也模糊處理,譬如將賦予台灣非北約盟友地位,改成同等待遇。外交部表示將持續關注法案的後續進度。中國外交部則堅決反對,已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
美國參議院外委會今(15)日通過《台灣政策法案》,接下來將送參院全院審議,部分象徵性條文也有所修正,外交部表示將持續關注法案的進度,並與美國國會保持溝通,深化台美夥伴關係。
繼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在這個月初訪問台灣之後,中共展開一連串的圍台軍演,在台海情勢緊張之際,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亞太小組主席馬基,也率領4位跨黨派眾議員訪問團,在14日晚間抵台訪問兩天。
美國參議院3日投票同意芬蘭、瑞典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這是90年代以來最重大的一次擴張。基於對烏克蘭的聲援,芬蘭的反對黨提議,對俄羅斯人停發旅遊簽證。
美國參議院在27日通過了規模2800億美元的「晶片與科學法案」,希望能經由補助來增加美國晶圓產能,並防堵中國供應鏈崛起。而另一方面,台灣的台積電等晶片大廠則是受惠對象。
美國參議院19日通過晶片法案,將為美國半導體產業提供520億美元的補貼,不過也限制半導體業不得在中國擴廠,讓美中競爭更為白熱化。正在訪問韓國的美國財政部長葉倫則表示,美國高度依賴台積電,韓國的晶片製造產能顯得特別重要,有意減少對台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