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通膨影響 中經院調查: 4月製造業新增訂單呈現緊縮
吳雅瑜 王興中 陳冠勳 王德心/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受到國際政經情勢及高通膨影響,中經院最新調查發現,今年4月份台灣製造業新增訂單、是2020年7月以來首次呈現緊縮,以內需為導向的非製造業今年再度受到疫情衝擊,也面臨轉型及營運成本攀升的挑戰。
今年俄烏戰爭及中國防疫封控,導致原物料價格異常波動供給斷鍊需求下修,加上全球高通膨與美國升息政策,也使原物料後續走勢難預測,根據中經院的調查,今年4月份台灣製造業新增訂單是2020年7月以來首次呈現緊縮。
中經院院長張傳章說指出,製造業2022年上半年營運狀況遠不如預期,指數中斷連續3個月擴張轉為緊縮,比前期大跌了13.9個百分點來到46.7%,而且製造業自2021年下半年起,利潤率已經轉為較2021年上半年下降。
除了製造業面臨壓力,調查中也看到,以內需為導向的非製造業今年再度受到疫情衝擊,也面臨轉型及營運成本攀升的挑戰,加上消費者物價指數已經連續好幾個月超過3%。
國內薪資成長追不上物價上漲,今年1到5月實質經常性薪資年減0.2%,為近六年同期首度負成長,勞動部預計在第三季的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討論調薪,但商總認為物價上漲壓力不該是資方的責任。
商總理事長許舒博認為,不論基本工資漲多少,對通膨還是有影響,因為會轉嫁到一般消費者身上,雖然收入面看起來增加,但他會反推回來通膨上,收入面還是沒有增加。
許舒博表示,基本工資不管漲多少,通膨的影響還是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去,基本工資調薪與否是雙面刃,不管調高到什麼地步,小老百姓的壓力還是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