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新規快篩陽即確診 居家照護理賠惹爭議
吳雅瑜 陳信隆/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防疫政策不斷滾動改變,防疫險理賠之亂續燒。到底快篩陽即確診、居家照護怎麼賠,金管會主委黃天牧今天在立法院表示,很多事情都會有道德風險,配合防疫政策衛福部訂定流程後,保險公司依契約理賠。
本土疫情嚴峻,防疫政策的調整也讓防疫險理賠爭議不斷,由於金管會4月拍板輕症居家照護,防疫險可比照住院理賠,但前提得有醫療行為,究竟居家照護需有什麼行為才算醫療行為引發關注。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說,「要看衛福部最後對防疫政策的調整,我想我們(壽險)公會再去做一些判斷。」黃天牧表示,醫療行為本來就由衛福部界定,金管會不會越俎代庖,事實上按照保單條款,要是沒有住院事實,並不包含在理賠範圍內。但由於4月8日後擔心大量的輕症者湧入醫院,失去降低醫療量能的美意,才與保險業者協調,放寬居家照護也理賠,至於居家照護有什麼樣的行為才是醫療行為,由產險公會決定。另外隨著「快篩陽性視同確診」即將全面上路,也讓各界關心防疫險是否還會理賠。
黃天牧表示,「只要保險公司同意承保的這個保單,以前他買了幾張保險公司都有這個責任,只要他一旦他發生理賠事故合乎保單約定的條款,他就要去理賠。」黃天牧強調,核保不等於理賠,只要通過承保保單,不管消費者買了幾張保單,發生事故都有責任理賠,如果還沒同意承保,看公司依風險是否同意,未來由公會公布理賠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