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單
-
嚴查短期住院癌友無法理賠 立院邀健保署保險局討論
|生活在市面上有不少癌症險,需要住院才能請領理賠,但健保署日前嚴查短期住院,導致癌友無法符合理賠條件,引發癌友反彈。立院公聽會今(24)日邀集健保署、保險局等單位討論,但有保險業者透露,如果不符合契約上載明的住院條件,實支實付最多僅願意支付2到3成。
-
商業保險理賠癌症門診治療? 官方爭取業者協議或變更方式納入、增癌症弱體保單【有話好說】
|生活民眾就診如果被診斷罹患癌症,往往成為一般商業保險拒保對象,加上癌症治療、標靶藥物等龐大醫療費用,讓不少家庭面臨沉重壓力,另外由於目前國內醫療險不理賠癌症門診治療,傳出有癌友要求住院以獲得理賠,減輕經濟負擔,但也形成健保與醫療資源浪費。衛福部健保署署長石崇良4日晚上在公共電視有話好說節目受訪表示,健保署與金管會保險局已經在3日開會研商,將請保險業者進行評估「以協議或調整費率的方式」,將門診治療納入理賠範圍。並請保險業者研議是否可能開放癌症「弱體保單」,也就是讓早期癌友能有「帶病投保」的可能性。
-
癌症不住院部分保險不理賠 藍委籲政府3個月內提解方
|生活隨著醫療科技發展,多數癌症治療都可在門診口服或注射,不見得要住院,但部分商業保險卻以「不住院不理賠」條款,增加癌友理賠困難。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上午召開記者會,要求金管會和衛福部必須在3個月內提出解決方案,同時呼籲衛福部儘速成立「癌症新藥多元支持基金」,幫助弱勢癌友,給予適當醫療補助。
-
投資型保單5禁令7/1上路 不符新規須改版才能販售
|產經投資型保單,將有「五指山壓頂」。金管會昨(16)日公布法令預告,預計今(2023)年7月1日起,新增5禁令。包含禁止連結槓桿型和反向型ETF,投資標的不得是非投資等級債基金、新興市場債基金等。如果市面上銷售的投資型保單不符合新規範,必須重新改版才能販售。
-
防疫保單爭議多,動搖保險業信用基礎【獨立特派員】
|產經台灣國內12家的產險公司,估計保有七百多萬張的防疫保單,在確診或是隔離都必須理賠的情況下,最近幾乎是一天就要付出兩億元的理賠金。要申請防疫保單的理賠,原本需要診斷證明及隔離文件,造成大量確診者湧入急診室跟地方行政機關,後來雖然改成可以線上下載文件,重複投保及輕症居家照護理賠問題,還是讓許多保戶不滿、找上民意代表投訴。目前台灣每天仍有幾萬人確診,防疫保單的爭議恐怕還會延續,而要修復保戶及保險公司、產險業者與保險局之間的信任關係所需要的時間,恐怕是最大的挑戰及代價。
-
疫情升溫防疫險搶手 保險公司續保爭議不斷
|生活疫情升溫防疫險搶手,已經買過的民眾也要續保但爭議卻不斷,時代力量高雄黨部指出,富邦產險公司本來不給續保防疫險,又改成只受理自家通路業務員所送的續保件,保險經紀人等通路就不受理,讓保經業務員遭受民眾許多責難。金管會表示,已提醒保險公司要留意其他通路的保戶權益,消保官也認為續保有效,可受理民眾陳情。
-
「養殖水產險」投保率偏低 屏東農業處籲漁民投保助減氣候災損
|產經隨著颱風季節接近,屏東縣農業處呼籲養殖漁民,趕緊投保養殖水產險,萬一豪大雨造成魚塭淹水,或水質變淡,恐損失慘重。投保可分散風險。不過,目前水產保單投保率偏低,只有3.49%。
-
傳業者不認4到6月防疫保單 金管會澄清契約成立即履行
|生活疫情升溫,讓不少民眾選擇要加保防疫保單,結果傳出有公司打算不承認在4月到6月期間的防疫保單。但金管會澄清,保險公司確實可以做風險控管,但是要在契約成立之前,將調整後的內容給保戶選擇,因此保險契約一旦成立就要依契約履行,權益不受影響。
-
勞工紓困部分民眾仍領不到 22家壽險公司決定開辦保單借款利率優惠方案
|生活中央放寬勞工紓困貸款名額加碼到117萬人,但仍有許多人申請不到。對此,22家壽險公司共同決定,從7月1日起,參照勞工紓困貸款做法,開辦經濟弱勢保戶保單借款利率優惠方案,適用利率為年利率1.28%,比勞工紓困貸款的1.845%還低。不過,保單需要具備價值準備金,因此,像是傷害險、旅行平安險、住院醫療險等,無法辦理保險單借款。疫情衝擊各大行業,雖然中央放寬勞工紓困貸款名額加碼到117萬人,但仍有許多人
-
台產防疫保單爆單 今下午5點停止受理
|台灣產險去年底推出的「法定傳染病防疫費用保險」,年繳保費只要500元,不用等到確診,只要收到疾管署隔離通知書,被隔離就能立即領到10萬元保險金,幾乎賣翻,引發金管會關切。業者表示今天下午五點停止受理。 台灣產物保險公司資深協理黃志傑表示,「銷售熱潮已經造成我們公司這種行政能力負荷的不足,我們已經把所有可調用的人力都用來負荷這張保單的申購,那這可能會造成我們對其他保戶,我們其他保戶工作效率上的一個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