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險理賠爭議不斷,產險和壽險公司已經應金管會要求,訂定出防疫險的理賠指引。對於居家照顧者到底使用哪些藥物,才符合理賠標準?金管會表示,不侷限一定要使用清冠一號等的政府公告藥物,理賠要件是需要醫師的診斷,業者再依診斷結果及處置情況,決定是否融通給付。
防疫保單理賠的話題持續延燒,隨著防疫政策的調整,產險和壽險公司已經應金管會要求,訂定出防疫險的理賠指引,讓保戶了解相關的理賠標準。對於居家照顧者到底使用哪些藥物,才符合理賠標準?金管會表示,不侷限一定要使用清冠一號等的政府公告藥物。
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林志憲指出,「會員公司在可以 依據自身的商品內容、保單條款, 跟被保險人接受醫師診斷的結果,以治療為目的,來執行醫療業務的內容,綜合判斷是否理賠或融通給付。」
金管會強調,理賠要件是醫師的診斷,業者再依診斷結果及處置情況,決定是否給付。而根據金管會統計,今年至5月30日,防疫險的承保件數約296萬件,保費收入約24.5億元,可是隨著確診人數暴增,理賠金額超過40億元,遠遠超過保費收入,由於未來還可能出現另一波理賠高峰,外界也關心業者是否增資因應。
林志憲表示,「公司董事會,我們也是在關注希望說公司能夠增資,很多公司 都有一些正面的回應,我想尤其是金控的這些公司,增資的事由他們都可以了解,而且多數都已經有相關的一些承諾。」
金管會統計,至本月23日,防疫險的理賠金額早已超過保費收入,金管會強調,各家保險公司的大股東都了解這個情況,也有一些正面的承諾;金管會也重申,一定會維護保戶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