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院擬設勞動法庭
蔡慧玲 莊志成 / 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為了落實司法改國是會議決議,行政院院會通過司法院提出的「勞動事件法草案」,如果立法通過,未來各級法院將設「勞動法庭」,並會組織勞動調查委員會協助弱勢勞工解決勞資爭議。
眾所矚目的工殤事件的RCA案,官司纏訟10多年,21號在最高法院辯論終結後,8月才要宣判,這漫長的訴訟,對勞工來說,時間金錢都是負擔,為了解決類似的勞動糾紛,行政院院會通過司法院提出的「勞動事件法草案」,將會設立勞動法庭,並且組織勞動調解委員,由法官和勞資專家組成,讓勞資爭議,進入訴訟前,先協助調解。
司法院民事廳長邱瑞祥表示,「法官還有會有的精通於勞方相關事務專家,精通於資方事務的專家,透過這個三個專家的部分,來把目前他們所受理的勞動事件,能夠做一個妥適的處理,讓這個紛爭盡快落幕。」
除了設立調解委員會,勞動事件法將擴大勞動事件範圍,納入建教生和建教合作機構間所衍生的爭議,並減輕勞工的舉證責任,另外,也將減徵勞工繳納聲請強制執行的裁判費用,以維護弱勢勞工權益。
台灣勞工陣線祕書長孫友聯表示,「司法調解應該可以更積極的去解決問題,我相信如果說法院發的通知,雇主應該不至於不來,那既然來了,就有機會在訴訟之前達到一個比較符合兩造雙方期待的一個調解方案。」
勞工團體指出,勞動事件法能加速解決勞資糾紛,呼籲立法院能儘快通過,更期待未來能擴大為設立專業的勞動法院,並納入像調解委員會有職業法官和非職業法官共同審理的精神,讓勞資爭議能有更專責的處理。
眾所矚目的工殤事件的RCA案,官司纏訟10多年,21號在最高法院辯論終結後,8月才要宣判,這漫長的訴訟,對勞工來說,時間金錢都是負擔,為了解決類似的勞動糾紛,行政院院會通過司法院提出的「勞動事件法草案」,將會設立勞動法庭,並且組織勞動調解委員,由法官和勞資專家組成,讓勞資爭議,進入訴訟前,先協助調解。
司法院民事廳長邱瑞祥表示,「法官還有會有的精通於勞方相關事務專家,精通於資方事務的專家,透過這個三個專家的部分,來把目前他們所受理的勞動事件,能夠做一個妥適的處理,讓這個紛爭盡快落幕。」
除了設立調解委員會,勞動事件法將擴大勞動事件範圍,納入建教生和建教合作機構間所衍生的爭議,並減輕勞工的舉證責任,另外,也將減徵勞工繳納聲請強制執行的裁判費用,以維護弱勢勞工權益。
台灣勞工陣線祕書長孫友聯表示,「司法調解應該可以更積極的去解決問題,我相信如果說法院發的通知,雇主應該不至於不來,那既然來了,就有機會在訴訟之前達到一個比較符合兩造雙方期待的一個調解方案。」
勞工團體指出,勞動事件法能加速解決勞資糾紛,呼籲立法院能儘快通過,更期待未來能擴大為設立專業的勞動法院,並納入像調解委員會有職業法官和非職業法官共同審理的精神,讓勞資爭議能有更專責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