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經院
-
美商長稱將與台達重大協議 經貿辦:關稅談判持續推進
|生活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媒體專訪時提及台灣,鬆口表示即將達成重大協議,引起各界關注。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也回應,台美雙方都認為有一定的進展,目前還在等待美方安排總結性的會商。這項消息也帶動台股大盤今(12)日持續上漲,終場收在25474點,台積電也大漲20元,收在1260元,都創下收盤新高。
-
關務署查1.4萬件包裹 168件疑違規洗產地
|兩岸防範中國產品從第三地出口貨品來台「洗產地」,關務署的查核小組從4月到現在已經調查大約1萬4千件包裹,結果查出168件疑似違規貨品,大宗是電腦零件與通訊設備。專家分析,電子零件產品不論台產還是中國製造,關稅差異不大,不過如果是塑膠貨品,稅率差異至少35%,目前已有50位出貨人涉及產地標示不實,遭國貿署開罰。
-
台實際關稅可能超過20% 中經院長:不疊加是例外
|產經台灣對等關稅採疊加計算引發關注,產業界期盼中央應該做完整說明。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今(11)日上午出席公開活動,面對媒體追問並未多作回應。不過學界則認為台灣關稅採疊加計算並不意外,中經院長連賢明直言,關稅不疊加才是例外,因為台灣目前是暫定稅率,談判尚未完成,關稅不可能適用例外計算方式。
-
中經院估全年經濟成長率3.05% 關稅仍是最大變數
|產經美國總統川普公布的首波對等關稅稅率,將在8月1日生效。川普16日再度發出消息,表示將對全球超過150個國家發出關稅通知信,稅率範圍可能在10%到15%,根據外媒報導,台灣、瑞士與印度目前都可能接近敲定協議,有希望在未來幾星期內宣布。另外,中經院今(17)日也公布今年最新經濟成長率預測。
-
我汽車關稅高於美國 經濟部評估電動車、零組件降稅
|產經美國關稅對台造成經濟衝擊,先前美方更點出台灣汽車關稅造成貿易障礙,經濟部近期內部評估指出,我國關稅高於美國,未來有釋出調降空間之可能,可能優先調降汽車零組件,並針對「非紅色供應鏈」的美國製電動車。27日裕隆集團召開股東會,總經理表示,如果真的調整汽車進口關稅,對上下游相關就業人口達30萬人的衝擊太大,期望從定額調降貨物稅著手。
-
川普傳擬調整汽車關稅 減輕美國車商負擔
|全球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傳出可能在週二(29日)晚間宣布調整汽車關稅,減輕國內汽車製造商負擔。據了解,新措施包含減輕對國產汽車外國零組件徵收的部分關稅,也要避免對國外生產的汽車徵收關稅加在其他汽車關稅上。經濟部長郭智輝表示,政府希望和美方談判,能將關稅降到最低,不能比競爭國家還高。國內產業則建議,如果要調降貨物稅,建議採定額降稅策略。
-
中經院估美擬對台課15至20% 籲爭取特定ICT產品關稅優惠
|產經美國關稅議題,海內外經濟學者密切關注。中經院院長連賢明預估,美國對台的目標關稅可能達到15%到20%,影響可能會在緩衝期過後就會出現,也呼籲台灣可以從特定ICT資通訊產品爭取關稅優惠,並爭取與日韓談判結果相同條件。
-
預測今年經濟成長率提3版本 中經院:樂觀情境為2.85%
|產經美國關稅對經濟帶來不確定性,中經院對今(2025)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分成3版本,樂觀情境下,今年全年經濟成長率無法保3,下修到2.85%;最悲觀情境下,只有0.16%,預計影響將從下半年開始浮現。另外,近期關稅也衝擊股市震盪,據人力銀行調查,上班族這波股災平均損失23.5萬。
-
中經院預測GDP給3劇本 樂觀2.85%、最悲觀僅0.16%
|產經受美國對等關稅不確定因素影響,中經院對2025年經濟成長率預測,首次發布了3種情境,即使在樂觀的情境下,今(2025)年全年經濟成長率仍不保3,下修至2.85%,最悲觀情境下只有0.16%,恐怕趨零。經濟學者則分析,影響可能從下半年開始浮現。
-
傳美促台積入股英特爾代工業務 專家:留意IC成下波赴美產業
|產經美國想強化國內半導體產業,計畫將生產和關鍵技術拉回美國。根據美國科技媒體報導指出,台積電有可能收購英特爾「代工」服務部門20%股權,讓英特爾能在美國生產最先進晶片。而台積電也能藉由合作,迴避反壟斷監督。不過,專家提醒,台積電和英特爾合作,除了技術和良率不同,還可能面臨高成本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