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美商長稱將與台達重大協議 經貿辦:關稅談判持續推進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接受專訪時說,「我們即將與台灣達成一項重大協議」,引起各界關注。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也表示,台美雙方的關稅談判持續推進,正在等待美方安排總結性會商。學者則提醒,美方屢次提及台灣晶片產業,可做為談判優勢,爭取更好條件。

台美關稅再傳出重大進展,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接受CNBC專訪提及台灣,鬆口表示即將達成重大協議,引起各界關注。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表示,「我想印度問題即將解決,一旦它們停止採購俄羅斯石油,而我們和台灣有一項大型協議。」

盧特尼克更提及,由於人工智慧發展、晶片需求龐大,台灣今(2025)年對美貿易順差已創下歷史新高。台灣貨品出口,目前面臨對等關稅,再加上原有的最惠國稅率,也就是共20%+n稅率。

行政院經貿辦副總談判代表顏慧欣指出,「我們也努力爭取將對等關稅及232關稅合併處理,我們雙方都認為,目前的談判都有一定的進展,現在只是等待美方安排總結性的會商。」

政院強調,持續爭取更好、更合理的對等關稅稅率,以及232關稅優惠待遇。不過美方屢次提及台灣晶片產業,外界也關心,產業是否需要因此讓步。

中經院國際經濟所副研究員戴志言表示,「像蘋果公司它其實一直被要求,你要回到美國組產線,那會不會變成是原來承接,這些品牌商製造的台灣公司,也要跟著過去擴大它在美國廠的規模,連帶的有一些供應鏈也不得不過去,那這個是不是會讓整個投資額拉上來。」

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指出,「5奈米以下是飛彈、高級軍工武器必要的載具,所以美國基於國家安全,一定希望台積去投資,台方跟美國有個談判籌碼,就是說我去幫美國設計一些科學園區、工業園區,創造一定就業機會、技術人員、技術學校,換取對台灣對等關稅的減少。」

學者則提醒,應該化不利因素、為談判條件。美國希望推行再工業化,台灣的供應鏈擁有絕對優勢,可持續作為談判籌碼,爭取有利結果。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