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
-
教廷秘密會議5/7登場 教宗選舉背後如何上演教會權勢之爭?
|全球在天主教宗方濟各逝世後,梵蒂岡28日宣布,選出新任教宗的秘密會議將於5月7日舉行,代表近年來教會內部的派系分裂,也將隨著教宗大位爭奪戰浮上檯面。已故教宗方濟各生前提出多種改革作為,但同時也加劇教會保守派與改革派的對立。新任教宗會是延續方濟各理念的改革派?或是保守勢力的反撲會一舉成功?
-
緬甸強震/國際救援陷困境 長期內戰造成哪些阻礙?
|全球緬甸強震釋放能量超過台灣921的22倍,緬甸軍政府也在強震後被指控封鎖媒體消息,戰亂與資訊封閉致使國際救援進度緩慢。緬甸的內部武裝衝突始於1948年,是歷史上持續最久的戰亂之一,即便目前反抗軍佔領較多領土,但關鍵基礎設施與資金仍把持在軍政府手中,國際救援力量難以進入。
-
越南年後不返城市求職者增 高通膨難維持生活成推力
|全球越南受惠於全球供應鏈洗牌,外商直接投資推升經濟大幅成長,但近年來大環境因素造成物價高升,城市生活越來越難以負擔。許多農村移工在這個農曆春節回到鄉下之後,就不打算回到城市繼續工作,讓製造業者開春就面臨缺工的壓力。
-
中共20屆三中全會閉幕 官方稱逾300項重要改革舉措
|政治中共第20屆三中全會昨(18)日閉幕,中國官媒央視晚間以頭條大篇幅報導,也是4天會期以來,習近平參與會議畫面首度曝光。根據公報內容,會中通過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中共官方聲稱將包含300多項重要改革舉措。不過學者直言,大多恐淪於口號,對中國當前疲軟的經濟發展影響不大。
-
中國Q2經濟成長僅4.7% 產能過剩反映與歐美市場歧見
|全球中國週一(15日)發布的第2季經濟成長低於預期,放緩至4.7%,讓各界關注,中國共產黨第20屆三中會議會制訂哪些經濟成長戰略?上海勞工叫苦連天,許多人求職遇到困境只能打臨工餬口;中國報告分析指出,中國產能過剩的議題,反映中國與歐美對於市場規範的歧見難解,勢必將成為歐美和中國新一輪角力的開始。
-
金色拱門帝國70年 麥當勞仍是速食霸主嗎?【獨立特派員】
|生活麥當勞今年已邁入第70個年頭,在台灣滿40周年。從賣一個15美分的漢堡,到如今在超過100個國家設點逾4萬家餐廳,一度被稱為20世紀的日不落帝國。它能跨越種族藩籬成為許多國家餐桌上的共同記憶,從單純的餐飲選擇到生活文化的認同,從一家餐廳變成經濟政治角力的對象。在在都讓麥當勞不只是個速食業龍頭,還有更多在不同時空背景下所代表的複雜意義,是社會變遷過程中的重要觀察現象。
-
中國國防預算增幅7.2%創新高 新台幣7.3兆為台灣16.5倍
|兩岸中國政府公布2024年度國防預算,比2023年增加7.2%,來到7.3兆新台幣創新高,更是台灣國防預算的16.5倍。對此國際密切關注,美國呼籲支出要透明;日本則表示,這是有史以來最大的戰略挑戰。專家認為,中國企圖用軍費彌補經濟萎縮的空虛,台灣現在的不對稱兵力非常重要。
-
中國經濟欲振乏力 學者許成鋼:導因政治極權制度
|產經中國經濟成長持續疲軟,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雖然想振興經濟。不過長期研究中國政經的重量級學者許成鋼分析,中國特色的共產極權制,雖然將資源由中央向地方分權,讓地方可以向台商和外商招商從而發展經濟,可是過往高度著重政治的極權,終於還是演變成現在經濟下滑的結果。
-
台股時隔31年超車港股 專家:港股受中國房地產拖累
|產經受到熱錢流入、股匯齊揚激勵,台北股市今(29)日盤中衝高,終場以1萬7370點作收,同時間尚在交易的港股恒生指數失守萬七,終場大跌360點,收在1萬6993點,正式宣告台股進入新局面。
-
中國國務院前總理李克強猝逝 生前與習不同調遭架空
|兩岸中國國務院前總理李克強今(27)日因突發心臟病在上海逝世,享壽68歲。李克強曾任兩屆國務院總理,主掌經濟,是習近平前10年任期的第二把手,經濟上力主改革開放。但因為和習近平作風不同調,地位逐漸被架空,而且還沒到退休年齡就提前裸退。如今退休7個月後,驟然過世,引發外界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