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教廷秘密會議5/7登場 教宗選舉背後如何上演教會權勢之爭?

樞機主教與其他主教齊聚梵蒂岡聖伯多祿廣場,悼念已故教宗方濟各。(圖/美聯社、法新社)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在天主教宗方濟各逝世後,梵蒂岡28日宣布,選出新任教宗的秘密會議將於5月7日舉行,代表近年來教會內部的派系分裂,也將隨著教宗大位爭奪戰浮上檯面。已故教宗方濟各生前提出多種改革作為,但同時也加劇教會保守派與改革派的對立。新任教宗會是延續方濟各理念的改革派?或是保守勢力的反撲會一舉成功?

天主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喪禮在26日結束後,梵蒂岡28日宣布,選出下任教宗的「秘密會議」將於5月7日召開,屆時來自世界各地、符合80歲以下選舉資格的135名樞機主教,都有機會成為下一任教宗。

在一週後,一場關乎教會未來的改革派與保守派之爭,即將在與外界隔離的梵蒂岡西斯汀教堂內展開。

方濟各改革作風加劇教會分裂

英國《衛報》稱,從2013年當選教宗的那刻起,方濟各就以全新作風、寬容的理念以及對羅馬天主教會數百年來特權的挑戰,激怒了保守派和傳統主義者

方濟各提出開放神父祝福同性伴侶,並對離婚和再婚天主教徒的立場軟化;在國際議題方面,他嚴厲譴責以色列入侵加薩、為在美移民發聲,卻對中國壓迫宗教少數保持沉默。

美國媒體《Politico》分析,方濟各的改革方針雖然贏得全球南方信徒的敬佩,卻遭到西方支持者的強烈反對,而這些作為都助長保守派日益激進

《Politico》也指出,方濟各的教宗生涯與前任教宗本篤十六世(Benedict XVI)冷漠、學院派的作風決裂。保守派在本篤十六世仍在世時將他視為領袖,並有部分人士批評方濟各是異端、甚至「反基督」。

如今方濟各逝世,使其教宗任期內特別嚴重的內部對立與權力鬥爭更展露無遺。

(圖/美聯社)

秘密會議前夕各派系蠢蠢欲動

據《衛報》報導,天主教各派系已在梵蒂岡和美國開始動員,並引述梵蒂岡觀察家透露,方濟各逝世的消息傳出後不久,美國的反改革勢力就默默出現動作,包含緊急預訂飛往羅馬的紅眼班機、長途電話四起,樞機主教也可能突然獲邀共進晚餐,實則為私下協商。

美國維拉諾華大學宗教學教授法焦利(Massimo Faggioli)認為,美國保守派天主教徒具有非凡的地位和財富,而教廷需要美國的資金挹注與影響力。

CNN也點出,部分反方濟各派系針對秘密會議已籌備多年,其中許多勢力資金充足且組織嚴密。

2019年就有消息指出,美國有名為「紅帽報告」(The Red Hat Report)的組織祭出超過100萬美元、約合台幣3200萬元資金,企圖匯集下任教宗潛在候選人的資料,防止秘密會議再次選出像方濟各這樣作風改革開放的教宗。

紅帽報告成員宣稱,這是為了改善教會的治理與問責制度,並表示如果在2013年的秘密會議前,這項計畫就已經存在,「我們可能就不會有教宗方濟各了。」

2020年時,有2本書籍也以《下一任教宗》為名出版,作者皆為方濟各的批評者。即使教會明定,神職人員不得在教宗仍在世時公開討論下任教宗人選,但其中一本書仍在樞機主教之間傳閱開來。

(圖/美聯社)

下任教宗選舉結果難料

現今135名擁有投票權及被選舉權的樞機主教中,有108名為方濟各所任命,其中有20多名來自過去從未產生樞機主教的國家,如蒙古、寮國、緬甸、海地和巴布亞紐幾內亞等,幾乎都是發展中國家。

駐梵蒂岡記者斯卡拉穆齊(Iacopo Scaramuzzi)認為,由於方濟各任命的樞機主教在具有投票權者中佔極高比例,使選出一位「反方濟各」教宗變得困難。但斯卡拉穆齊也補充,這不代表方濟各任命的樞機主教意見一致,他們之中既有保守派,也有改革派。

本次135位教宗候選人共來自17國,其中歐洲53人最多,其次依序為亞洲23人、非洲18人、南美洲17人、北美洲16人,中美洲及大洋洲各4人。

美聯社報導,基於非洲主教一致反對方濟各允許祝福同性伴侶的宣言,以及81歲的奈及利亞榮休大主教奧奈耶坎(John Olorunfemi Onaiyekan)曾宣稱想推翻教宗,可能影響其他主教的投票意願,推測非洲的樞機主教可能阻止改革派候選人出線

(圖/美聯社)

此外,由於樞機主教來自世界各地,大多在教宗葬禮前從未見過面、彼此不認識,有樞機主教表示,這次秘密會議投票可能會花費較長時間。

根據天主教會規定,在秘密會議投票中獲得全體樞機主教三分之二以上票數者,就是新任教宗的當選者;若該輪投票中沒有任何候選人達到票數門檻,就會再進行下一輪投票。

秘密會議每天最多舉行4輪投票,若經歷33輪投票後教宗人選還未出爐,就會以得票數最多的2名候選人進行決選。

823公投》重啟核三,你怎麼看?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