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
-
聽無廣播驚錯失避難時機 部落望有族語版本
|馬太鞍溪崩山湖溢流災情嚴重,造成18人死亡、6人失蹤。當地居民講,彼工村長佮警察車攏有廣播,但是聽無清楚咧講啥。未來應該按怎減少傷亡?有部落青年認為,花蓮光復鄉有真濟原住民,欲傳達重要消息,著用序大慣勢的母語來放送,按呢怹聽較有。(新聞標題、導言及內文皆為台語文)
-
堰塞湖災區將設一站式平台 慰助申請從速從簡
|生活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造成光復鄉造成嚴重災情,行政院今(2)日通過增加《丹娜絲特別條例》預算,從600億提高到800億,協助災損補助與重建經費。其中災後慰助方案總計有25項,投入至少25億元,對象函擴災民、原住民、農民、業者。各部會將在下週二前進災區,成立一站式服務平台,直接受理民眾申請。
-
花蓮光復清淤率道路30%、民宅88% 總協調官:仍有志工需求
|地方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發生後已逾1週,前進協調所今(2)日上午說明目前災後復原狀況,光復民宅清淤率平均達88.14%,但道路部分因狀況複雜,且家戶中清出的淤泥也會暫置在道路上,執行率僅30%。總協調官季連成指出目前仍有志工需求,而當地光復商職與光復國中等校則預計於7日視訊復課、13日實體復課。
-
排灣族人推小米紅藜便當 盼保種、傳承文化
|文教科技台灣原生種小米種植面積全台曾經有6000多公頃,現在只剩23公頃,而小米又具有原住民的傳統飲食文化,台東縣南迴地區是小米主要產區,為了保存小米和文化,現在有排灣族人推廣小米紅藜便當,除了推廣種植,也要營造台東縣北有池上便當、南有紅藜小米便當的美食文化。
-
閒置逾15年遭監察院檢討 花蓮原民公教會館將拆除
|地方花蓮市有一棟興建超過40年的原住民公教會館,原駐點社團15年前撤出後,就一直閒置任其荒廢,結果遭到監察院審計部檢討。縣府則表示,受到地震影響該建築已列危樓,因修繕金額過大決定拆除。
-
島在現場》仁里遺址考古計畫 揭開北臺灣史前的跨海交流網絡【我們的島】
|地方新北市貢寮區的仁里遺址,距離澳底國小僅五百公尺,鄰近仁和宮媽祖廟。這處遺址最早於1962年由學者盛清沂調查發現,1997年首次試掘,確認屬於十三行文化晚期的聚落遺跡,年代約在距今850至400年間。2025年再度展開考古計畫,希望藉由新一輪發掘,重建北台灣在史前與原史時期的歷史圖像。
-
京華城案檢察官台語問話 辯護律師講違法
|臺北地方法院猶閣咧審理京華城案,有律師指出,頂禮拜審理京華城案的過程當中,檢察官用台語問話,煞予沈慶京的辯護律師批評講,台語違反《法院組織法》,應該愛講「國語」。有台語團體和律師開記者會表示,若照《國家語言發展法》,現此時的國語包括台語、客語和原住民語等等;民團要求修法,共條文內底的「應用國語」改做「應用國家語言」。(新聞標題、導言及內文皆為台語文)
-
-
北歐高溫破紀錄 葡萄延長產季釀酒業逆勢成長
|全球北歐熱到破紀錄,今(2025)年7月下旬芬蘭、瑞典、挪威連續多日飆破攝氏30度,熱浪比平均高出整整2度,也衝擊了醫療、生態與原住民生活。不過,也有極少數產業受惠於高溫氣候,在酷熱乾旱傷害南歐、美國加州等傳統葡萄酒產地的同時,暖化卻讓北歐的栽種季延長,讓葡萄酒產業商機崛起。
-
大甲溪光明電廠開發案今環評 哈崙台部落抗議侵犯傳統領域
|環境大甲溪光明電廠開發案今(21)日進行環評審查,台中和平區哈崙台部落族人到環保署前抗議,認為全案一旦開發,產生的大量土方,規畫堆置在舊部落土地上明顯違法,呼籲環評審查停止所有程序。而這場環評審查,由於委員仍有疑慮,結論維持補充修正後再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