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縣南澳鄉南澳南溪漂漂河、沙灘車遊憩活動,招致破壞堤防安全與生態的批評聲浪。南澳鄉武塔村召開聯合部落會議,有60人出席,最後舉手表決,以52比0懸殊比數,反對這兩項活動不當開發行為;宜蘭縣政府說,部落會議的決議會予以尊重,但是否有涉及到原基法21條適用,來禁止兩項遊憩活動進行,會在收到部落決議公文後,與原民會確認。
西拉雅族人爭取正名運動多年,因為無法取得平地原住民身分,提起行政訴訟,更一審法官認為《原民身分法》有違憲之虞,聲請釋憲,憲法法庭今(28)日召開辯論庭。西拉雅族人說,原住民血緣身分與生俱來,不該被剝奪,原民會則建議以立法方式,將西拉雅族等族群增列平埔族原住民。
在台東知本濕地盛傳開挖黃金的事件,雖然申請人沒有挖到黃金,但卻引起卑南族十大部落集體抗議。族人認為,開挖事件違反《原基法》,主管機關從原民會、國有財產署和台東縣政府都沒有依法行政,還同意開挖。卑南族民族議會,創下原住民各部落先例,把臨時會搬到縣政府廣場召開,強烈表達對政府機關不守法的不滿。
高雄桃源那瑪夏山區等地,是青梅產地,今年卻出現採收季,青梅收購不足,只能放任落果的狀況。農業局表示,主要是今年青梅產量好,不少盤商庫存多,暫緩下單,才導致青梅沒人採收。
3年多前,原民會所屬的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在南島民族論壇開幕式,委外廠商展演奇美部落勇士舞。奇美部落認為未經授權表演,已經侵害傳統智慧創作專用權,向原民會和委外承包商提告求償300萬元,但台北地院今天宣判,部落敗訴。
2018年南島民族論壇啟動儀式,原民會所屬的文發中心,舞團展演奇美部落勇士舞。由於並未經過授權,部落認為已侵權,向原民會、文發中心求償;不過台北地院今天判決,部落敗訴。
南島語系的起源,是否就是在台灣,這一直是學界的討論重點之一。原民會2019年在帛琉辦理南島語言復振國際論壇,現在更將論壇發表的論文,集結成「南島起源」專書,從語言、基因、植物學、歷史遷徙等多種層面的研究觀點,探討台灣是否是南島語族起源。
台東縣部份偏鄉公車候車亭簡陋,有的地區甚至只有站牌,遊客和民眾等公車要忍受日曬雨淋。不過現在在東海岸出現四座有原住民風格和農特產造型的小型公車亭,由一位鎮民代表寫計畫爭取原民會和縣政府補助興建,不但解決了民眾等公車的不便,還引來遊客拍照打卡。 最近在東海岸成功鎮的公路,出現可愛的年柑水果造型公車亭,民眾坐在裡面感覺很特別,而且不必再忍受日曬雨淋等車的不方便。這座年柑公車亭就在成功鎮美山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