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健署
-
國健署擬擴大試管嬰兒補助 減輕不孕夫妻經濟壓力
|社福人權台灣晚婚、晚育成為常態,高齡懷孕難度也上升,國健署統計,去(2024)年台灣婦女第1胎生育年齡為31.7歲,比20年前增加5歲,平均每7對夫妻就有1對不孕,且內政部統計,台灣人口總數已經連續19個月負成長,少子女化已經成為國安危機。國健署強調,正研擬擴大試管嬰兒補助,減輕不孕症夫妻的經濟壓力。
-
部分無糖飲含人工甜味劑 醫提醒有健康風險
|生活立法院通過《貨物稅條例》修正案,無糖包裝飲料可免徵15%貨物稅,但市面上的無糖飲料有些可能以人工甜味劑替代糖分,會不會有長期健康風險還有爭議。也有醫師建議,可用天然水果及食物降低對甜食依賴。
-
-
加熱菸解禁遭批護航業者 國健署:未來嚴格把關審查
|社福人權衛福部國健署昨(29)日公布,有條件通過2家加熱菸業者14個品項審查,等於解禁開放加熱菸在台合法販售,遭反菸團體批評根本是犧牲台灣人民健康,與政府標榜的「健康台灣」背道而馳,更質疑衛福部公然為菸商護航。對此國健署長吳昭軍回應表示,一切依法行政,未來也會嚴格把關審查。
-
民團籲對含糖飲料課稅捐 國健署:暫不考慮
|社福人權根據國健署統計,國人成年人過重以及肥胖的比率已經達到50%以上,導致代謝症候群、糖尿病的盛行率逐年增加,醫界認為除了基因遺傳,也和國人愛喝含糖飲料有關。為了減少國人糖分攝取量,民間團體呼籲,針對含糖飲料課徵「糖捐」或「糖稅」。對此,國健署強調暫不考慮,但會配合《貨物稅條例》修正,讓無添加糖的飲品免徵貨物稅。
-
國內半數成人傷大箍 代謝症候群、糖尿病增加
|根據國健署資料顯示,臺灣的成年人體重傷重和大箍的比率,已經超過50%,愈來愈濟人有代謝症候群、糖尿病等等的問題。有民間團體呼籲,愛共有糖的飲料抾稅;國健署強調暫時袂考慮,毋過會配合貨物稅條例修正,予無糖的飲料免抾貨物稅。(這條新聞標題、前言是臺語文。)
-
新型態菸品行銷吸引年輕人 民團籲規範素面包裝、禁加味菸
|社福人權5月31日是世界無菸日,今(2025)年世界衛生組織WHO以「菸品亮麗、包藏禍心」的海報,提醒菸商正在用各種行銷伎倆吸引年輕人,拒菸團體呼籲政府要禁止加味菸品、規範產品設計,並採素面包裝等作為。國健署則表示已採跨部會加強取締,2年多來裁罰的件數將近有6000件。
-
研究:女性腰圍每增10公分 心血管疾病風險上升3.4%
|生活今(11)日是母親節,根據國健署統計,64到74歲女性近8成腰圍過粗,研究也顯示,女性腰圍每增加10公分,心血管疾病風險將上升3.4%,提醒子女多關心母親的健康。而今(2025)年農曆剛好閏6月,民間習俗流傳,出嫁的女兒需準備豬腳麵線回娘家,給父母添福壽,恰巧又碰上母親節,南部知名豬腳店一早就湧現排隊人潮。
-
駕舢舨闖東港沙灘走私4千萬元加熱菸 台籍主嫌等11人遭起訴
|社會去(2024)年底在屏東東港一處沙灘,有走私集團試圖以舢舨登陸走私加熱菸,甚至還安排多名外籍人士在岸邊接應,遭海巡人員當場查獲,並查扣共340萬支加熱菸,市值約4250萬元。屏檢今(8)日偵結,起訴3名台籍男子、6名印尼籍與2名菲律賓籍男子等共11人。
-
不孕症手術費列減稅不成 女法官打6年官司仍敗訴
|社福人權現在是報稅季。有位女法官控訴,將30多萬元人工生殖醫療費用列為所得稅扣除額,卻被台北國稅局剔除,原因在於就醫診所不是財政部認定的「會計紀錄完備正確之醫院」,官司打6年仍敗訴。立委及婦女團體批評,行政院應重新檢討生育補助政策,衛福部國健署則強調,持開放態度,可再與稅務單位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