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圍
-
你的皮帶變緊了嗎? 國健署:19歲以上逾半腰圍超標
|生活你的腰圍超標了嗎?腰圍是重要的身體指標,國健署調查,國人腰圍越來越寬,19歲以上成人就有逾半數腰圍超標,且隨年齡增加狀況日益嚴重,成為代謝症候群的高危險族群,其中女性腹部肥胖問題又較男性嚴重。
-
19歲以上國人過半腰圍超標 醫師:易罹心血管及糖尿病
|生活國健署調查,19歲以上的國人有過半數的腰圍超標,其中還有民眾是BMI質正常但腰圍超標,雖然有控制體重,但忽略腰圍管理。因此有醫師提醒,腰圍超標代表內臟脂肪過多,是代謝症候群的高危險群,容易罹患心血管和糖尿病。
-
防疫宅在家罹代謝症候群風險增 國健署:應養成量腰圍、體重習慣
|生活防疫宅在家不少人都胖了一圈,國民健康署提醒國人,要養成天天量腰圍和體重的習慣、自我監測,根據統計,我國中壯年族群,有將近一半腰圍都超標,要當心糖尿病等代謝疾病找上門。
-
十大死因一半佮大箍有關係 腰圍傷闊著細膩
|咱的國民「十大死亡原因」內底,有七項攏佮大箍有牽連,尤其腹肚筒仔傷過大,膩瓤油積牢咧,這款體質去致著心血管病、心臟病的風險,就比體態標準的人加真懸。/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調查講,有五成的青年人,半年毋捌去量著腰圍,甚至講65歲以上遮的序大,有三成是從來毋捌去量腰圍的。/咱若欲健康,這項著愛斟酌較有影。 現代人久坐不運動,肥胖盛行率居高不下,國健署最新調查發現,我國成人過重及肥胖率為45.4%,其
-
十大死因多與肥胖相關 腰圍過粗是指標
|國人十大死因中,有五項與肥胖有關,尤其腰圍過粗,腹部脂肪堆積過多,罹患心血管疾病及心臟病風險、也比一般人高。 現代人久坐不運動,肥胖盛行率居高不下,國健署最新調查發現,我國成人過重及肥胖率為45.4%,其中男性肥胖排名、亞洲第四,而且十大死因中,有5項與肥胖有關,尤其腰圍過粗是重要指標。 國健署副署長賈淑麗提到,「腰圍過粗代表我們腹部的脂肪過多,腹部的脂肪過多會影響我們的代謝,所以我們的三酸甘油脂
-
女性腰圍超過32吋 慢性病風險大增
|控制腰圍不只是保持身材,也是維持健康的指標。根據國健署統計2017年女性十大死因,慢性病就佔了7項,提醒中年女性腰圍超過80公分、換算大約是32吋就是腰圍過粗,要注意代謝症候群及慢性病風險大增。 隨著年紀變大、步入中年,食量沒有改變,但是體重卻越來越沒辦法控制嗎?國民健康署就說,這是因為新陳代謝速度變慢,如果沒有足夠運動,脂肪就會堆積起來。根據統計2017年女性十大死因,慢性病就佔了7項,體重過
-
調查:孩子飯吃太快 易過重.腰圍超標
|社福人權孩子吃飯的速度,可能關係到健康,董氏基金會針對兒童一餐吃飯的時間,進行調查發現,有兩成的兒童,平均吃飯吃太快,就會吃太多, 就有體重過重、腰圍超標等危機 小朋友吃飯要吃得健康,不只要注重營養均衡,還要注意吃飯速度,為了調查兒童吃飯時間是否正常,董氏基金會針對家長進行調查,最後回收超過1800分問卷,發現高達21%的兒童,吃飯平均花不到20分鐘,而根據國外研究發現,吃飯較快的孩子,會比吃飯較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