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噸
-
桃園5.8萬噸裸露垃圾待清 環保局允明年底前完成
|生活桃園約有5.8萬噸裸露垃圾待清除,環保局表示,目前轄內兩座焚化爐每日餘裕處理量還有100噸,將全數投入去化裸露垃圾,並以風險較高的龍潭店子湖、觀音保障、楊梅員本掩埋場為優先,目標是明年底完成裸露垃圾清除。
-
-
大里掩埋場近滿載估明年底改善 目前進度僅14.9%
|地方台中市大里掩埋場接近滿載,遭到地方民代批評處理不利,環境部雖然已經宣示,要在2026年前妥善處理,不過截至目前進度只有14.9%,目前除了台南市因為風災導致垃圾量大增,其餘堆置數量最高的前3名,分別為新竹、南投與屏東縣,都超過10萬公噸。
-
台中大里掩埋場接近滿載 環團籲全市垃圾費隨袋徵收
|生活台中市大里掩埋場目前堆了34萬噸垃圾,接近滿載,加上文山焚化爐改建工程延宕,垃圾危機一觸即發,2024年焚化爐去化缺口每日達208噸,引發民眾高度焦慮。苗栗市西山垃圾掩埋場,則是今(2)日凌晨發生火警,消防隊花16小時才將火勢完全撲滅。
-
全球首例將CO₂注入2.6公里深海床 挪威碳封存計畫正式啟動
|環境挪威政府資助的碳捕捉與封存服務「北極光計畫」,日前完成將二氧化碳永久封存於海床下約2.6公里深的儲存設施中,成為全球首例。該計畫致力於處理歐洲工業碳排,以減緩氣候變遷,目前規劃每年封存150萬噸二氧化碳,未來目標將把封存產能擴充至每年500萬噸,並增建相關處理設施。
-
奈國拉哥斯每日1.3萬噸垃圾 塑膠廢棄物占近2成
|環境非洲奈及利亞的最大城市拉哥斯擁有2000萬人口,由於垃圾管理政策不完善,每天產生大量垃圾,其中塑膠廢棄物就占去近五分之一,可說是全球塑膠垃圾問題最嚴重的城市之一。7月上路的禁止一次性塑膠產品的政策實行成效不佳,環保團體與民間垃圾處理公司便協力進行塑膠垃圾的分類與回收。他們呼籲政府除了提高民眾的環境意識,更應該促成塑膠廠商生產更容易回收處理的產品。
-
無所不在的塑膠微粒,正影響人們的健康與環境!【獨立特派員】
|生活從飲用的礦泉水水瓶到外帶的咖啡杯與餐盒,從日常佩戴的口罩到呼吸的空氣,塑膠微粒早已滲入人類生活的每個角落。這些肉眼看不見的塑膠微粒,已被證實存在於自然環境、生物體、人體器官,甚至大腦中。隨著國際社會將於八月展開塑膠公約談判,面對塑膠微粒帶來的健康與環境挑戰,全球正處在行動與改變的臨界點。
-
水的爭奪戰!峨眉寶山82公頃開發案用水爭議 【我們的島】
|地方在新竹縣峨眉鄉與寶山鄉交界,有項占地82公頃的五期開發案,其中第一期與二期審核通過將使用北埔淨水場水源,但北埔鄉親抗議,認為當地只要遇到旱季就面臨缺水問題,如今又有產業要進駐與民搶水,憂心缺水問題更加劇。
-
每年可在深海儲存6500萬噸碳 南冰洋浮游生物成減緩暖化要角
|環境海洋具有吸收二氧化碳、減緩全球暖化的重要功能,其中南冰洋吸收二氧化碳的量就佔了全球海洋的40%。最新研究發現,生活在南冰洋的橈足類浮游生物,會在深海中燃燒體內儲存脂肪以度過冬天,每年可藉此將6500萬噸碳運送到至少500公尺深的海中儲存,是南冰洋中最主要的二氧化碳吸收者。
-
智利沙漠被稱「快時尚墳場」 焚燒滯銷服裝影響居民健康
|全球南美洲智利的阿塔卡馬沙漠是地球最乾燥的地方,現在又被貼上「快時尚墳場」的標籤。每年有超過6萬噸歐洲、亞洲和美國的二手和未出售的服裝,流入北部的伊基克自由貿易區,賣不掉的就被丟棄在沙漠,或者是就地焚燒,對自然景觀、環境以及民眾的健康,造成極大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