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低壓與東北季風影響 北部、宜花雨勢明顯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今(22)日受到低氣壓加上東北季風影響,氣象署提醒,未來幾天在北部、宜蘭跟花蓮雨勢還是相當明顯。尤其低壓系統有往南的趨勢,雨區也逐漸南移,宜蘭和北花蓮從昨天晚間開始,風力和雨勢都能感覺越來越大。而馬太鞍溪新形成的堰塞湖,在昨天晚間九點多溢流,中央趕緊澄清臨時便道沒有被沖毀。另外今天台北市、宜蘭、花蓮部分地區學校還是有停班停課的情形。

大雨又來,馬太鞍溪新形成的堰塞湖,在週二晚間9時左右,測到第一波溢流的訊號,不久後,洪峰泥水夾雜著樹枝,通過馬太鞍溪涵管便道,工程人員不敢大意,中央也澄清臨時便道沒有被沖毀,只有護欄走位。

林保署花蓮分署長黃群策表示,「小型堰塞湖可能沒有多大,它的蓄水量目前10萬噸。即使蓄滿也只有60萬噸,那60萬噸其實水量是不大,那從上游下去、下到底下,即使全部都下來大概抬高也是60到70公分。」

雖然影響範圍不大,但也已經提前撤離大馬堤防後方低窪區域的保全戶4戶13人,村長、警方等人,到場緊盯。警車廣播,「因有新的堰塞湖形成並可能溢流,請鄉親遠離河道。」

低氣壓加上東北季風影響,氣象署提醒,未來幾天在北部、宜蘭跟花蓮雨勢還是相當明顯,尤其低壓系統有往南的趨勢,宜花交界的風力和雨勢都能感覺越來越強。

氣象署資深預報員葉致均說明,「白天開始,尤其像是花蓮地區的雨勢上就開始會有逐漸增加的情形,那到了22日晚上之後,一直到23日的這段期間,除了在這個桃園以北跟宜蘭地區雨勢上還是會比較持續之外的狀況之外,那在花東的降雨機率也開始會有逐漸增高的趨勢。」

週一雨量累積到週三清晨5時30分,位居首位的鞍部雨量來到1176.5毫米,陽明山測站957.5毫米,新北汐止五指山950毫米。

文化大學的學生撐著傘、寸步難行。學生周同學說:「上面那邊車都被吹倒了,我的車沒有倒,我沒有倒。」而面對記者詢問「風這麼大是否有嚇到」,他也回應「有,我趕快去救車。」

至於雨勢趨緩,恐怕要等到週五晚間或週六早上,但北部、花蓮山區仍有局部大雨,不可輕忽,大雨之後更要提防山崩或落石,保持警覺。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