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台語

  • 「鳳凰風颱」台語按怎讀? 腔調變化成做大話題

    |台語新聞

    若講著「鳳凰風颱」這四个字,毋知觀眾朋友是按怎講的咧?這陣咧網路討論甲真鬧熱,真濟人攏來講台語、盤喙錦。有台語老師指出,台語的聲調變化真趣味,咱有第一優勢腔偏漳的講法Hòng hōng hōng thai(聲調3771),和第二優勢腔偏泉的講法Hòng hòng hōng thai(聲調3371)。台語老師嘛指出,大部份的人可能較袂去意識著台語的變調,嘛是因為真濟人往過攏毋捌像華語,咧學校有系統性的學習課程。(新聞標題、導言及內文皆為台語文)

  • 食食按怎唸引討論 網友用台語讀較有臺灣味

    |台語新聞

    這馬佇網路真濟人咧討論,看著草仔粿這三个字會按怎唸,也有網友整理出來,真濟臺灣的好食物其實in本身的名就是台語,親像草仔粿、麥仔茶、蚵仔煎等等,就愛用台語來唸較有氣口。有學者也表示,真濟所在攏有漢字,像廣東話、日本話。毋過這馬佇臺灣因為華語傷過強勢,所以大部份的人看著漢字,就慣勢用華語去思考。(新聞標題、導言、內文為台語文)

  • 捒台語計畫 後龍圖書館課程台語比例煞干焦1%

    |台語新聞

    文化部自舊年開始推動台語家庭計畫,各地攏有豐富的活動,煞也有一寡台語比例無達到公告的%數標準。有民眾指出苗栗後龍圖書館,咧講故事培訓的課程,台語比例干焦1%,民眾表示誠失望。針對台語比例的種種問題,文化部回應講,咧「國家語言數位資源網」頂的台語活動,台語比例上無愛有60%,若有領補助,煞無合規定,會先輔導,若無改善,補助就會扣錢。(新聞標題、導言及內文皆為台語文)

  • 台語復振袂當盡靠民間 民團望中央設委員會

    |台語新聞

    客語有客委會、原住民語有原民會,毋過台語到今煞猶無一个專責單位,今仔日透早台語政策推動聯盟就召開記者會,要求政府愛趕緊成立台語復振委員會,因為台語的使用者已經愈來愈少,6-14歲的囡仔干焦賰7.4%會曉講。民團提出六大任務的建議,要求政府制定台語復振政策和台語發展研究中心等等。(新聞標題、導言及內文皆為台語文)

  • 台語家庭計畫搬布袋戲 多數華語演出引爭議

    |台語新聞

    10/25佇咧桃園八塊厝民俗藝術村,有辦布袋戲的表演,桃園市文化局邀請劇團來演出,這嘛是響應文化部台語家庭計畫的抾點活動。煞有參與的家長反應講,台語毋但無到要求的8成,閣予濟濟老人和歹人角色講台語,進一步強化社會對台語的刻板印象,台語團體呼籲桃園文化局愛擔起監督的責任。文化局干焦講尊重劇團的創作,袂去做劇本審查,毋過現場有倩人監督,會閣進一步檢討做法。

  • 全臺第一間台語實驗小學 北嶺國小開觀摩會

    |

    高雄路竹的北嶺國小,114學年度正式成做全國頭一間台語實驗小學,九月開學到今,學校經過兩個月的推捒,今仔日也特別開觀摩會,目前學校大部份老師是台語華語雙語教學,也有專業台語老師協同上課,向望浸水式教學環境,予台語對教室行入生活。(新聞標題、導言、內文為台語文)

  • 議員提案設台語小學 宜蘭縣府:實驗學校滿額

    |台語新聞

    最近宜蘭有縣議員提案,希望設立台語實驗小學,毋過宜蘭縣府以公辦民營實驗學校名額已經滿額的理由,表示無法度閣加設台語小學。在地的台語共學團家長表示,就算講無法度辦台語學校,縣府嘛應當規畫符合宜蘭腔的台語教材,避免予主流腔濫去。教育處是回應講,怹會來研究和規畫。(新聞標題、導言及內文皆為台語文)

  • 挽救偏鄉校與台語 宜蘭民代籲設台語實驗學校

    |文教科技

    隨著時代變遷,台語逐漸沒落,宜蘭縣有民代建議在縣內設置台語實驗學校,除了希望能復興台語,也讓偏鄉面臨裁併危機的小學轉型。縣政府表示,當地實驗教育學校已達法定上限,無法再增設;不過有台文博士生建議,如果設立實驗學校有困難,可考慮先開設台語專班。

  • 鹿港行踏活動 認捌在地文化、學習台文書寫

    |台語新聞

    鹿港有民間團體舉辦「台文書藝」的行踏活動,𤆬民眾去糕餅店佮金紙店熟似市場台語,落尾閣安排寫毛筆字的老師,教民眾寫台文,予逐家毋但講台語,閣會當認捌台文的書寫。(新聞標題、導言及內文皆為台語文)

  • 臺北教育大學新設台文系 明年度開始招生

    |台語新聞

    這幾年濟濟人文學科,拄搪招生困難的挑戰。毋過台北教育大學台文所,煞傳出明年欲加設大學部的臺文系招生。台文所長表示,因為目前國校仔正式的台語師資猶閣真欠,未來系裡除了原本的文學和歷史的研究專長,欲閣發展台語師資教育,嘛向望栽培出有臺灣文史底蒂的人才,佇各產業發展。(新聞標題、導言及內文皆為台語文)

相關標籤

近期熱門標籤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