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
-
拚搶先「重返月球」 美全面禁止中國公民參與NASA計畫
|全球美國太空總署(NASA)近期宣布,禁止在美國持有效簽證的中國公民參與所有NASA太空計劃,以確保該機構安全,NASA並強調,美國正處於第2次太空競賽。《衛報》報導指出,美中兩國不僅正在競爭新一輪的太空人登月任務,也都希望能成為首個將火星樣本帶回地球的國家。
-
NASA月球任務開放「把名字送上太空」 參與者可獲專屬登機證
|全球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阿提米絲二號(Artemis II)任務,預計將於2026年4月前繞行月球10天。NASA日前發布資訊,邀請全球民眾一同參與這項任務,只要在NASA官網完成登錄,就能讓名字被存入送上太空的SD記憶卡,參加者還可獲得專屬的電子版「阿提米絲二號登機證」。
-
NASA發現火星「豹紋岩石」 科學家:或為生命活動跡證
|全球火星上可能確實存在過生命,美國航太總署NASA在10日宣布,火星探測器毅力號在火星耶澤羅隕石坑的古老河道岩石中,發現可能與遠古微生物相關的豹紋與罌粟籽斑點結構。科學家推測,這或許是30億年前生命活動留下的跡證。研究團隊形容這是迄今最有力的候選樣本,但仍須送回地球實驗室進一步分析。
-
探測器「洞察號」帶回數據 揭火星演化慢狀態如45億年前
|全球美國主導多國合作的火星探測器「洞察號」2022年結束任務後,傳回的數據持續帶來新發現。英國倫敦帝國學院最新研究指出,火星內部演化極慢,狀態幾乎與45億年前太陽系初期相差無幾,並可能在地殼下蘊藏大量水分。
-
中93閱兵大秀新式武器 學者分析防衛主軸強化防空系統
|兩岸中共昨(3)日大陣仗舉行93閱兵,大秀新式武器裝備,恫嚇台灣等印太地區國家、威懾美國,美國華府智庫表示,共軍無人艇可能投入台海作戰封鎖台灣,學者分析,台灣防衛主軸是不讓中共運輸機、運輸船跨海,目前中共對台威脅最大的仍是傳統武器,因此,國軍首要目標是強化防空系統,整合愛國者、天弓飛彈。
-
SpaceX星艦火箭第10次試射 成功部署8顆模擬衛星
|全球美國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的「星艦」巨型火箭,在美東時間26日進行試飛。這是星艦第10次進行試射,不只成功完成包括部署8顆模擬衛星、在太空中重新點火等多項目標,最後也成功返回地球,也是試飛實驗的重要里程碑。
-
NASA要求加快研發迷你型核電 擬用於未來月球、火星基地
|全球新一輪的太空競賽正悄悄展開,新型的核能科技可能是關鍵角色,代理美國太空總署(NASA)署長的尚恩達菲(Sean Duffy)這個月初發表一份NASA的內部備忘錄,要求加快迷你型核能發電機組的研究,希望能在2030年之前有具體成果,作為未來月球乃至於火星基地的電力來源。
-
格陵蘭冰下湖泊向上推擠 冰層裂解、地下水噴發加速融冰
|環境格陵蘭不僅成為國際政治焦點,也受到科學界關注。《自然地球科學》期刊指出,研究團隊自2014年起發現,北部冰層下方藏有巨大湖泊,10年來湖水向上推擠,導致冰層開裂、地下水湧出,並且侵蝕冰層。科學家認為,這有助釐清氣候變遷與海平面上升的關聯。
-
-
華郵:關稅談判 恐要求臺灣買閣較濟美國武器
|美國對等關稅衝擊全球。華盛頓郵報指出,美國針對關稅談判毋但貿易,可能閣牽連著國安佮軍事,就傳出美國要求臺灣增加軍費、愛加買美國的武器。美國國務院無欲回應這層報導。總統賴清德宣示講,明年國防預算欲達到GDP百分之三以上,傳出講上緊9月國防部會提出特別預算,規模超過7千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