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
-
Tên lửa mua từ Mỹ là một phần của "Lá chắn Đài Loan"
|Sau tuyên bố xây dựng "Lá chắn Đài Loan" của Tổng thống Lại Thanh Đức trong diễn văn Quốc khánh vào tuần trước, có thông tin cho rằng 3 hệ thống tên lửa đất đối không tiên tiến, mà Đài Loan mua từ Mỹ
-
「台灣之盾」建置中 對空飛彈系統為部署之一
|政治總統賴清德在國慶演說中宣布,將打造「台灣之盾」,要有效攔截敵軍威脅。據了解,其中我國今(2025)年對美採購的3套「國家先進地對空飛彈系統」就是部署之一,但這也考驗了如何整合我國既有以及未來的防空資源,而專家認為,這已經明顯嗅出台美國防產業的連動。
-
總統賴清德提打造「台灣之盾」 建構分層防禦
|政治中共升高兩岸情勢緊張,總統賴清德今(10)日在國慶演說宣布新的國防預算,要達成3大目標,加速打造台灣之盾,建構台灣分層防禦。外界解讀,應是中科院與美商諾斯洛普格拉曼,共同打造整體作戰指揮系統IBCS。學者分析,將有助整合國內外的防空飛彈提升攔截效率。
-
今年首輪超級月亮全球可見 巴西里約民眾爭睹美景
|全球昨(6)日沒時間賞月的人沒關係,其實中秋夜隔日才是月亮最圓的時候,尤其今日有「超級月亮」,月球距離地球特別近,看起來更大更亮。台灣今日晚上也看得到。
-
美阿提米絲登月計畫可能提前 NASA:將為財部創造3倍收入
|全球美國太空總署NASA最新一批的太空人候選名單,10人當中有6名是女性,是史上首次女多於男的情況。此外,NASA還透露阿提米絲2號登月計畫時間表,有可能提前到2026年2月。NASA強調這項花費930億美元打造的太空任務,和1969年的阿波羅登月計畫,最大的不同是廣邀民間參與,而這股月球經濟效應將讓美國財政部獲得3倍的進帳。
-
發現「中等質量黑洞」候選者 清大跨國研究登權威期刊
|文教科技目前已知的黑洞主要分為「小質量黑洞」和「超大質量黑洞」,介於兩者之間的「中等質量黑洞」始終缺乏直接觀測證據,被視為黑洞演化中關鍵的失落一環。清大天文所江國興教授帶領的國際團隊,發現一個罕見的中等質量黑洞候選者,研究成果發表在權威的《天文物理期刊》,更登上美國太空總署官網,NASA還特別製作科普影片。
-
拚搶先「重返月球」 美全面禁止中國公民參與NASA計畫
|全球美國太空總署(NASA)近期宣布,禁止在美國持有效簽證的中國公民參與所有NASA太空計劃,以確保該機構安全,NASA並強調,美國正處於第2次太空競賽。《衛報》報導指出,美中兩國不僅正在競爭新一輪的太空人登月任務,也都希望能成為首個將火星樣本帶回地球的國家。
-
NASA月球任務開放「把名字送上太空」 參與者可獲專屬登機證
|全球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阿提米絲二號(Artemis II)任務,預計將於2026年4月前繞行月球10天。NASA日前發布資訊,邀請全球民眾一同參與這項任務,只要在NASA官網完成登錄,就能讓名字被存入送上太空的SD記憶卡,參加者還可獲得專屬的電子版「阿提米絲二號登機證」。
-
NASA發現火星「豹紋岩石」 科學家:或為生命活動跡證
|全球火星上可能確實存在過生命,美國航太總署NASA在10日宣布,火星探測器毅力號在火星耶澤羅隕石坑的古老河道岩石中,發現可能與遠古微生物相關的豹紋與罌粟籽斑點結構。科學家推測,這或許是30億年前生命活動留下的跡證。研究團隊形容這是迄今最有力的候選樣本,但仍須送回地球實驗室進一步分析。
-
探測器「洞察號」帶回數據 揭火星演化慢狀態如45億年前
|全球美國主導多國合作的火星探測器「洞察號」2022年結束任務後,傳回的數據持續帶來新發現。英國倫敦帝國學院最新研究指出,火星內部演化極慢,狀態幾乎與45億年前太陽系初期相差無幾,並可能在地殼下蘊藏大量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