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
-
SpaceX星艦火箭第10次試射 成功部署8顆模擬衛星
|全球美國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的「星艦」巨型火箭,在美東時間26日進行試飛。這是星艦第10次進行試射,不只成功完成包括部署8顆模擬衛星、在太空中重新點火等多項目標,最後也成功返回地球,也是試飛實驗的重要里程碑。
-
NASA要求加快研發迷你型核電 擬用於未來月球、火星基地
|全球新一輪的太空競賽正悄悄展開,新型的核能科技可能是關鍵角色,代理美國太空總署(NASA)署長的尚恩達菲(Sean Duffy)這個月初發表一份NASA的內部備忘錄,要求加快迷你型核能發電機組的研究,希望能在2030年之前有具體成果,作為未來月球乃至於火星基地的電力來源。
-
格陵蘭冰下湖泊向上推擠 冰層裂解、地下水噴發加速融冰
|環境格陵蘭不僅成為國際政治焦點,也受到科學界關注。《自然地球科學》期刊指出,研究團隊自2014年起發現,北部冰層下方藏有巨大湖泊,10年來湖水向上推擠,導致冰層開裂、地下水湧出,並且侵蝕冰層。科學家認為,這有助釐清氣候變遷與海平面上升的關聯。
-
-
華郵:關稅談判 恐要求臺灣買閣較濟美國武器
|美國對等關稅衝擊全球。華盛頓郵報指出,美國針對關稅談判毋但貿易,可能閣牽連著國安佮軍事,就傳出美國要求臺灣增加軍費、愛加買美國的武器。美國國務院無欲回應這層報導。總統賴清德宣示講,明年國防預算欲達到GDP百分之三以上,傳出講上緊9月國防部會提出特別預算,規模超過7千億。
-
華郵稱關稅談判涉及台灣軍購 美國務院不予置評
|產經根據美國華盛頓郵報報導,美國跟各國的關稅談判可能延伸到國安跟軍事層面,像是可能要求台灣增加軍費或加大對美軍購。不過美國國務院回應,不評論華郵報導。另外由於總統賴清德宣示明(2026)年國防預算將達GDP的3%以上。傳出最快9月,國防部將提出規模可望達7000億以上的軍購特別預算。
-
米其林主廚打造太空餐 經典法餐將登太空站
|全球太空人的食物大多是冷凍乾燥包裝,打開後加水即可食用,口感相對簡單。不過2026年國際太空站的太空人可望品嘗到鵝肝醬、黑蒜燉牛肉和椰香煙燻米布丁等法國經典大餐,因為歐洲太空總署邀請法國米其林三星名廚設計特別餐,將由法國太空人阿德諾帶上太空站。
-
歐洲盼國防太空自主 挪威瑞典良性競爭打造太空港
|全球川普的美國優先政策以及俄烏戰爭威脅,都讓歐洲認真思考提升獨立的國防與太空能力。瑞典跟挪威在靠近北極圈的歐洲最北端正在進行一場太空競賽,打造可執行衛星發射任務的太空港,希望擺脫對美俄的依賴,確保在太空領域的自主地位。
-
學者懷疑外星飛船11月接近地球 NASA:毫無根據
|全球這個(7)月初,智利的天文望遠鏡發現一顆從太陽系外高速飛向太陽的神秘天體,美國哈佛大學一位教授研究之後發表論文,認為這是一個疑似外星飛船的物體,估計可能在11月接近地球。但是他的看法並沒有在科學界獲得普遍認同,美國太空總署NASA更發出聲明,反駁這些論點毫無根據。
-
世界最大火星隕石 1.5億元拍出創蘇富比紀錄
|全球現今地球上最大的1塊火星隕石,日前在美國紐約的蘇富比拍賣會上,以高達530萬美元,相當於新台幣1.55億元落槌成交。這顆重達24.49公斤的巨大隕石是2023年1名隕石獵人,在非洲內陸國家尼日的撒哈拉沙漠裡發現。由於它是透過未經授權的管道運往海外高價拍賣,尼日政府高度關切,也將展開調查是否涉及違法運輸與文物走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