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機器人
-
英國利物浦大學利用AI機器人 加速生化實驗室研究進程
|全球生物化學研究往往曠日廢時,成果卻未必可期。英國利物浦大學因此利用自動化機器人,結合人工智慧快速分析大量數據,加速研究進程,同時降低人員暴露在有毒物質與病原的風險,提升效率與安全。
-
AI機器人成替代人力,人類該如何與它共處協作?【獨立特派員】
|文教科技台灣在少子女化與後疫情時代的雙重衝擊下,正面臨大缺工挑戰,其中製造業與服務業的缺工情況最為嚴重。在這樣的大環境下,AI實體機器人成為替代人力的重要解方,從餐飲業的內外場,到教育現場、醫療院所等多元場域,都已能見到機器人的身影,機械手臂也開始在工廠內取代勞工。真人與AI協作的時代已經來臨,長久的工作與生活模式面臨改變,如何找出改變的平衡點,將是未來的重大關鍵。
-
經濟學人示警美擬祭產業別關稅 台灣星國恐有較大衝擊
|產經AI熱潮影響台積電市值,在18日的台股收盤達到1兆美元,受到市場關注。但是受到台美關稅的影響,今(22)日呈現小幅震盪、開盤走低的狀況。《經濟學人》近期也警告,接下來可能要面對產業別關稅,這對台灣和新加坡衝擊可能比較大。
-
AI機器人觀摩影片自學 完成8次豬屍膽囊切除手術
|全球AI應用持續擴大,AI晶片龍頭輝達股價再創歷史新高點,市值在盤中觸及4兆美元大關。現在AI不但能寫報告、做規劃,還學會開刀。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AI手術機器人,靠著看影片學習,成功在豬的屍體上,8次獨力完成全套微創膽囊切除手術,被視為重大里程碑。
-
日本農業人口高齡化 企業研發AI機器人助農作採收
|全球日本邁入超高齡化社會,農業人口不斷減少,糧食生產成為國安危機。有業者開發能夠自動採收小黃瓜和青椒的AI機器人,除了降低人力負擔,還可以蒐集數據,預測未來市場動態,達到最高的生產效率。另一方面,日本整體發展AI的速度,和其他已開發國家相比卻名列後段班,專家表示,這與日本保護個資的法規,以及日本企業相對保守的風格有關。
-
掃眼球完成數位認證換虛擬貨幣 數發部:恐違反《個資法》
|產經由OpenAI執行長奧特曼創立的科技公司,推出World App服務,推出掃眼球完成數位認證換虛擬貨幣的活動,引發不少網紅都轉傳宣傳,不過資安專家提醒,虹膜若遭盜用將難以挽回。數發部表示,依《個資法》規定,虹膜屬於特種個資,若擅自蒐集、處理或利用行為,已違反《個資法》。
-
澳洲海洋科學院添AI機器人幫手 可定期、準確調查珊瑚白化情形
|環境為了更了解大堡礁珊瑚大規模白化的狀況,澳洲海洋科學院引進AI機器人協助探測工作,過去傳統上這項工作通常由潛水員來進行,但能前往的地方與深度有限,現在有了「Hydrus」的無人水下機器人的協助,可以在3000公尺深的海底,在9公里的方圓內工作3小時,未來能進行更準確、更定期的調查。
-
政院拍板AI機器人計畫 優先投入醫療照護等領域
|政治隨著全球智慧機器人市場快速成長,行政院長卓榮泰今(15)日在院會中,也拍板通過「AI智慧機器人計畫」,未來4年國科會將編列100億元預算,也會由國發基金匡列100億元扶植本土新創,希望在計畫上路後的2年內推出智慧機器人,並將優先投入醫療、照護、餐飲等應用服務,希望能夠減輕相關產業缺工壓力。
-
勾結業者招攬買未上市股票 初判3千人受騙損失逾5億元
|社會國內又有投資詐騙,警方發現不法集團涉嫌勾結艾創科技、鏵德科技等業者,涉嫌招攬投資人購買未上市股票,宣稱即將上市上櫃,但全部都是騙局,刑事局初判超過3千人受害,損失至少5億元,甚至在犯罪過程,還找上律師事務所與資訊商等單位合作,藉此提高可信度。
-
拐人投資未上市股票 超過3千人受騙、損失5億
|國內閣有投資詐騙!警方發現,詐騙集團去勾結一寡猶未上市的公司,去招人來投資、買猶未上市股票,事實上攏是詐騙。刑事局初步判斷有3千人hőng騙,上無騙5億,而且詐騙的過程閣揣律師合作,吸引愈濟人相信。(這條新聞標題、前言是臺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