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經濟學人示警美擬祭產業別關稅 台灣星國恐有較大衝擊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AI熱潮影響台積電市值,在18日的台股收盤達到1兆美元,受到市場關注。但是受到台美關稅的影響,今(22)日呈現小幅震盪、開盤走低的狀況。《經濟學人》近期也警告,接下來可能要面對產業別關稅,這對台灣和新加坡衝擊可能比較大。

AI熱潮推動,半導體產業鏈受關注,晶圓代工大廠台積電,18日台股收盤達歷史新高1155元,以美元計算市值突破1兆美元,創亞洲股票首例,備受國際市場關注。

副總統蕭美琴對媒體詢問關稅問題時僅簡短回應:「還在談,還在談。」

產業鏈上下游受關注,22日由六大公協會以及本土機器人指標大廠,籌組AI機器人產業聯盟。不過,22日台股大盤下跌38.9點、開盤2萬3301點,台積電也微幅震盪,開低1145元,主因還是在台美關稅威脅。

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指出,「更重要的是美國是如何來進行課徵,以及他的標準所在。比方說如果他是用晶圓產地來進行課徵,或者是用大水庫的一個理論,相對的恐怕在台灣所必須承受的晶片的關稅稅率就會是比較高一些。」

《經濟學人》也在近期發表專文,提醒美國總統川普目前祭出最嚴苛的是產業別關稅,由於產業型關稅缺乏明確對象,較難透過雙邊談判降低,尤其是半導體和藥品,台灣和新加坡都被點名可能受到巨大衝擊。

台灣機械業工會聯合會理事長段維中表示,「我們就已經非常、常常地公開喊話,呼籲政府今天要與勞工來溝通,讓勞工能夠參與我們關稅的談判。」

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談判代表黃建章回應,「請相信政府一定會全力維護國家整體的利益,爭取最好的談判成果。」

另一邊,則有勞工對於關稅結果遲遲未出爐感到不滿,民間團體在22日早上包圍行政院抗議,提出要求行政團隊與談判代表應與勞工團體對話、與不犧牲勞工權益兩大訴求,期盼保障工作權。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