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生態
-
為什麼野豬是非洲豬瘟重要防線? 染疫風險與影響一次看
|環境台中養豬場出現非洲豬瘟案例,由於日本曾發生家豬染疫後傳播進野豬族群,導致全國多年仍無法撲滅疫情,野豬也成為台灣圍堵疫情的重要防線。專家指出,日前有人傾倒廚餘於野豬棲地,且載運的化製車行經路徑可能與野豬分布區域貼近,都是此案野豬感染的風險來源。
-
揭溫室氣體濃度增幅創新高 世界氣象組織示警成惡性循環
|全球聯合國所屬的世界氣象組織在瑞士發表了「溫室氣體通報」,顯示在2023到2024這一年間,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濃度和增加幅度都創下有紀錄以來的新高,並且和全球溫度上升形成惡性循環。
-
淡江大橋合龍估明年通車 路線規劃與27年興建過程一次看
|生活連接新北市淡水與八里的淡江大橋16日完成合龍,預計明(2026)年5月正式通車,將可縮短淡水與八里間約25分鐘車程。這座跨距達450公尺的大橋,也確定超越國3高屏溪橋,成為世界主跨距最長的單塔不對稱斜張橋。淡江大橋路線如何規劃?可連結哪些現有路段?為何興建計畫長達27年?
-
數百家燕群聚台東太麻里電線 野鳥學會:天氣好轉就會飛離
|環境台東縣太麻里鄉多良村大溪社區,這個星期每天晚上電線上都停滿了燕子,只要經過就可能就會遇到鳥大便從天而降,趕都趕不走,讓居民很困擾。台東縣野鳥會表示,家燕在這個季節剛好要往南半球遷徙,但遇到東南部和南部地區接連發生豪大雨,阻擋了牠們的路徑,加上晚上大溪社區又剛好有燈光,牠們才會暫時停留,只要這兩天天氣好轉,牠們應該會陸續飛走。
-
花蓮農改場推自然農法 棲架引黑翅鳶等猛禽棲息
|環境農業部花蓮農改場為推展自然農法,去(2024)年開始在田區設置了猛禽棲架,經過1年多觀察,陸續記錄到包括黑翅鳶、紅隼等12種珍貴鳥類,另外也架設獨居峰小屋,有效建立農田生態多樣性資料。
-
屏東社頂推生態走讀 梅花鹿復育、高位珊瑚礁成亮點
|地方屏東墾丁國家公園範圍內有一處社頂自然公園,這是一處「高位珊瑚礁地形」的自然公園,有季風雕塑的藝術傑作,也有梅花鹿出沒和鷹群遷徙。解說員除了讓訪客了解生態保育成果,也會協助記錄和維護環境,持續邁向永續。
-
芝山岩惠濟宮該不該蓋電梯?支持與反對怎麼說?【我們的島】
|在台北士林有座五十公尺高的小山—芝山岩,從史前人類的遺跡,到清代移民的信仰中心,再到日治時期的現代教育起點,蘊含著北台灣最深的歷史記憶。位在山丘上的惠濟宮,是台北市市定古蹟,多年來,廟方想要從山下搭建一座直通山頂的電梯,引發文化景觀的爭議......
-
日本改造無人車站與閒置民宅 發展深度旅遊活化地方
|全球日本的鐵道之旅很受各國遊客歡迎,而現在有業者利用閒置的無人車站,並且把附近的老屋改造成旅館,雇用當地人解說地方歷史和文化,帶給觀光客更有深度的體驗。
-
SpaceX德州基地升格自治市 環團批比鄰2保護區危及生態
|全球主導大砍聯邦預算的馬斯克,雖然跟川普公開決裂,但他旗下的SpaceX總部、德州星際基地5月已升格成為自治城市,500名居民多半是SpaceX的員工和眷屬。由於當地擁有完整的濕地生態,SpaceX的進駐已經危及環境永續,環保團體更高度關注,儘管是小蝦米對抗大鯨魚,環團還是挺身而出與科技巨人正面交鋒。
-
綠島潛點小丑島生態受損 4年後重現生機
|環境台東縣綠島著名的小丑島潛水點,由於有很多海葵和小丑魚共生在2大塊珊瑚礁,吸引許多潛水遊客,但4年前由於綠島南寮漁港堤防毀損整修,施工單位不注意造成海底砂石飄向小丑島,幾乎覆蓋珊瑚礁,海葵和小丑魚也消失。不過經過4年多來,東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委託台灣珊瑚礁學會長期監測,現在小丑島又恢復以往的生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