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體
-
蘇丹內戰持續叛軍攻進醫院 屠殺逾460人多為患者及家屬
|全球蘇丹最新一波的內戰持續了大約2年半,日前又傳出武裝團體「快速支援部隊」涉及大屠殺的消息。根據聯合國相關機構與難民的描述,武裝團體在北達夫州的首府法希爾,殺害超過460名在醫院裡的患者與家屬,不過實際的傷亡人數目前完全無法調查統計。
-
空服員團體勞部陳情 盼修法保障勞工請假權益
|社福人權長榮空服員抱病服勤不幸離世,各界關心勞工的請假權議題。空服員團體今(30)日到勞動部陳情,請勞動部提案修改《勞動基準法》以保障勞工請假權益;此外,也有血液基金會的員工工會因請會務假的爭議,到勞動部進行不當勞動行為爭議事件的裁決會議,希望勞動部秉公調查處理。
-
全真瑜珈無預警歇業 台灣消保協會代提團訟
|社會知名連鎖健身房全真瑜珈9月30日無預警宣布歇業,但退費管道及資訊卻混亂不清,導致上萬預繳會費及買課會員受害。台灣消保協會今(29)日宣布將協助消費者發起團體訴訟;另外去(2024)年11月無預警取消的高雄島嶼音樂祭,至今仍有近4000張票券沒有退費,台灣消保協會同樣也將介入。
-
馬太鞍遷村或中繼安置成難題 回望台灣重大災難如何重建?
|環境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壩釀災,受災嚴重的佛祖街有71戶具居住隱憂,其中有39戶規劃在台糖用地興建中繼屋。災害後花蓮縣府曾評估遷村,但受災戶希望能「離災不離鄉」。返回家園可以是選擇題嗎?這個問題在921地震與莫拉克風災皆曾進行討論,無論是原地重建或異地安置,仍要仰賴政府與社會協助,公視新聞網整理歷來重大安置政策,一次看懂災後重建議題。
-
德國爆破拆除2核電廠冷卻塔 擁核團體批廢核政策錯誤
|全球德國位於巴伐利亞的核電廠,兩座160公尺冷卻塔25日由控制爆破拆除,象徵德國告別核電。電力公司表示,約有3萬名民眾到見證關鍵時刻,不過當地居民與能源專家反應不一;有人感慨地標消逝,也有人批評德國廢核是錯誤的能源政策。
-
加熱菸載具改為可依法展示 反菸團體批政策轉彎
|生活國健署針對加熱菸載具的展示規定,從1個月前的加熱菸載具不得實體或圖文展示,到近期發布行政函釋,允許以圖文方式陳列,被反菸團體痛批是政策大轉彎。對此,衛福部長石崇強調,允許通路商以圖文方式陳列,是要讓民眾看清楚政府許可上市的加熱菸載具,以免魚目混珠;未來也研擬修正《菸害防制法》,要求標示警示圖文。
-
蘇澳溪分洪道工程卡關 環團批周邊工程無保育措施
|地方為解決蘇澳淹水問題,宜蘭縣政府爭取推動蘇澳溪分洪道工程,但因為總工程經費從50幾億提升到70幾億,導致全案卡關。地方希望先就核定經費發包。另外,地方社區和環保團體也認為資訊與環保措施不夠公開清楚。縣政府則回應,會加強改進。
-
光復商工學生午餐供應成難題 義煮團先應急
|地方由於在馬太鞍溪堰塞湖下方還有新形成小型堰塞湖,是否會影響中央,調降馬太鞍溪堰塞湖紅色警戒,中央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表示會有點影響。而受創的光復市區災後復原快1個月,但光復商工卻面臨學生午餐有錢也訂不到便當。校方表示,因學校有住宿生,每天光準備3餐,大概得花2萬多元,1個月粗估超過40萬,所幸這週有當地義煮團送餐。另外為協助民眾解決交通問題,花蓮縣府也規劃2條路線的接駁公車,讓民眾免費搭乘。
-
馬太鞍堰塞湖致災,防災體系存在那些缺口?【獨立特派員】
|環境花蓮光復鄉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潰壩,短短數分鐘淹沒聚落,造成至少18人罹難。災情揭露的不只是天然災害的威脅,更暴露出政府防災與疏散體系的嚴重斷層——居民未接獲撤離簡訊、疏散指令遲緩,導致逃生不及。災後中央與地方互相指責,救援物資調度混亂;反倒是民間救援力量在第一時間挺身而出,承接災民最迫切的需求。
-
台日合作揭遠洋鮪魚供應鏈黑幕 涉強迫勞動、欠薪漁工15個月
|社福人權台灣人權促進會與日本人權組織今(15)日發布調查報告,揭露台日鮪魚供應鏈潛藏強迫勞動與非法捕撈等人權風險。報告訪談台灣遠洋漁船「銪富號」和「裕順668號」多名外籍漁工,指出他們不只被欠15個月工資、護照遭扣留、超時工作、缺乏對外聯繫管道,甚至在海上捕魚期間,還曾長達1個月只剩白飯和魚餌能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