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台文繪本《歇睏的光》 溫柔詩句關懷心理狀態
|台語新聞台文繪本出版的類型,愈來愈多元,除了人文歷史、生活記憶,這陣也有出版關懷心理狀態的台文繪本,就號做「歇睏的光」,是作者黃立佩創作的。透過溫柔的詩句,寫出濟濟人對烏暗當中重新透光的過程。有醫生表示,若咱接受家己暫時無氣力、需要歇睏,按呢就對重新出發有幫助,也肯定這種繪本也通予咱力量。(新聞標題、導言及內文皆為台語文)
-
血液腫瘤專家陳耀昌76歲病逝 為電視劇《斯卡羅》原著作者
|生活有「台灣骨髓移殖教父」之稱的陳耀昌醫師今(17)日病逝,享壽76歲,陳耀昌在台大醫院行醫,不僅完成台灣第一例自體骨髓移殖,也是推動《再生醫療法》立法的首席顧問;陳耀昌是血液腫瘤專家也是作家,他的著作《傀儡花》曾被公視改編為電視劇《斯卡羅》,在57屆金鐘獎入圍13項大獎,並獲得戲劇節目獎等4項大獎。
-
台NPO工作者遭要求改國籍 取消參與聯合國峰會資格
|政治長期在台灣推動月經平權議題、創辦非營利組織「小紅帽」的倡議工作者林薇,近期原本受邀參加聯合國世界社會發展峰會,卻被要求更換國籍,最終被取消參與資格,讓她質疑是來自中國的政治打壓。對此外交部回應,聯合國體系長期拒絕持中華民國護照民眾進入聯合國參訪及出席相關會議,已嚴重侵犯國人參與國際事務的基本人權,持續洽請友邦及理念相近國家協助要求改正。
-
住處遭泥水沖毀 作家赫恪3萬冊藏書全泡水
|地方洪水重創當地的文史工作者和校園,住在當地的知名作家赫恪,家中3萬多冊的藏書,以及珍貴文史資料如今全泡水。另外,今日前進協調所記者會,教育部也評估,光復商工、光復國中恐怕要到10月13日才能恢復實體上課。
-
AI生成「鳥媽媽為雛鳥擋雨」影像 研究示警恐威脅生態保育
|環境刊登於《保育生物學》期刊的一篇最新文章指出,AI人工智慧生成的野生動物影像,可能扭曲民眾對生態的理解,甚至威脅保育工作。作者表示,許多社群使用者會藉由發布逼真、鮮明的AI動物影像換取點閱,但像「鳥媽媽為雛鳥擋雨」這類擬人化的描繪,反而容易讓觀眾誤以為動物帶有「母愛」等人類情感,進而曲解動物實際行為模式。
-
揭AI答題易出現「幻覺」原因 OpenAI:模型評分機制鼓勵猜測
|文教科技開發ChatGPT的OpenAI近期發布文章指出,大型語言模型容易產生「AI幻覺」,原因是目前評估模型表現的機制,會間接鼓勵模型對問題做出「猜測」行為,而非直接承認不知道答案。文章作者指出,要解決這種「幻覺」,必須改變模型評分機制,除了獎勵回答準確的答案外,也要給予誠實棄權、表達不確定的模型計分。
-
把白色恐怖畫進繪本,訴說台灣的人權故事!【獨立特派員】
|社會國家人權博物館自2019年開辦人權繪本工作坊,六年來累積超過60件創作,將台灣白色恐怖時期政治受難者故事轉化為繪本。這些作品涵蓋數字詩人曹開、馬來西亞籍政治受難者陳欽生等真實人物經歷,以及解嚴後校園監視等議題。館長洪世芳強調人權教育應從小扎根,該計畫持續培育人權故事創作,讓更多民眾了解威權統治歷史,珍惜現有的民主自由。
-
宜蘭頭城公幼推全年無休 全教總籲教育部糾正不當政策
|地方公立幼兒園教師竟然被要求「全年無休」,全教總日前接獲基層教師投訴,宜蘭縣頭城鎮立幼兒園今(2025)年8月起推行全年無休的托育政策,要求教師寒暑假期間也必須出勤,還宣稱已獲得教育部國教署核可並無違法。教師團體質疑,這樣的作法根本是政府帶頭壓迫教師人權。
-
聖地牙哥漫畫展13萬人朝聖 台圖文工作者、漫畫家參展
|全球全球動漫頂級盛會聖地牙哥國際漫畫展,一連多日吸引全球13萬動漫迷參加,為城市注入強大經濟動能。台灣圖文工作者周見信和夫妻檔漫畫家「愛莫與亞忑」,這次也應邀參展並參與研討。
-
瑞典博物館「無名老鼠屋」特展 匿名藝術家街頭打造微縮世界
|全球把真實世界縮小成掌中微觀,是創作者的新熱潮;而微縮模型不只是藝術,更是細膩與耐心的挑戰。瑞典一間博物館近期推出「無名老鼠屋」特展,展出的是一組匿名藝術家歷時9年在街頭創作的迷你世界。這些藝術家如同塗鴉大師班克西,行蹤低調、匿名創作,如今首度揭露身分、集結作品展出,立刻引發全球藝術圈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