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
-
凱米颱風來襲停班課 全台醫療院所門診異動一次看
|生活颱風凱米來襲,今(24日)全台灣僅金門縣未停班停課,依規定全台各醫療院所門診也有所異動,提醒民眾要出門就醫前,記得先電洽醫療院所或上網查詢加以確認。
-
私立住院醫師9月起納勞基法 盼確保醫療品質
|為了減少血汗醫護,私立醫療院所的住院醫師,從今年九月起納入勞基法,未來住院醫師可享有退休金、職業災害保障等,預估有4680位醫師受惠。公視晚間新聞從今天起、一連三天,帶您一起探討住院醫師納勞基法後,所面臨的各種衝擊和影響,首先要來關心住院醫師為何工作量大、工作常做不完,新制上路後,是否真的可以減少過勞情況。 住院醫師工作量大,一早進醫院,就忙著查房、跟診、寫病歷醫囑等,忙得不可開交。 「全
-
私立住院醫師9月起納勞基法 盼確保醫療品質
|為了減少血汗醫護,私立醫療院所的住院醫師,從今年九月起納入勞基法,未來住院醫師可享有退休金、職業災害保障等,預估有4680位醫師受惠。公視晚間新聞從今天起、一連三天,帶您一起探討住院醫師納勞基法後,所面臨的各種衝擊和影響,首先要來關心住院醫師為何工作量大、工作常做不完,新制上路後,是否真的可以減少過勞情況。 住院醫師工作量大,一早進醫院,就忙著查房、跟診、寫病歷醫囑等,忙得不可開交。 「全
-
住院醫師納勞基法 醫界憂養成訓練不足
|私立醫療院所的住院醫師今年九月納入勞基法後,醫界憂心,尤其外科醫師的訓練養成,可能受工時限制、學習效果不彰,將來升上主治醫師後,恐怕影響病患醫療權益。對此衛福部強調,若有特殊需求,外科住院醫師可留在開刀房觀摩、自主學習,年底也將做滾動式修正。 穿上手術衣,戴上無菌手套、準備手術工具,這是外科住院醫師一天的日常,在醫院、他們幾乎有三分之二時間都在跟刀學習,不過今年九月、住院醫師納入勞基法後工時有限制
-
住院醫師納勞基法 醫界憂養成訓練不足
|私立醫療院所的住院醫師今年九月納入勞基法後,醫界憂心,尤其外科醫師的訓練養成,可能受工時限制、學習效果不彰,將來升上主治醫師後,恐怕影響病患醫療權益。對此衛福部強調,若有特殊需求,外科住院醫師可留在開刀房觀摩、自主學習,年底也將做滾動式修正。 穿上手術衣,戴上無菌手套、準備手術工具,這是外科住院醫師一天的日常,在醫院、他們幾乎有三分之二時間都在跟刀學習,不過今年九月、住院醫師納入勞基法後工時有限制
-
私立醫院住院醫師納勞基法 最快9月上路
|兩岸勞動部公告,私立醫院住院醫師、最快今年九月納入勞基法,未來包括工時、休假、退休金、職業災害等等、都受勞基法保障,預估大約有4600多人受惠,不過醫師工會質疑,公立醫院住院醫師沒有納入,權益如何保障? 醫師過勞案例頻頻傳出,為保障病人安全與就醫權益,勞動部公告私立醫院住院醫師適用勞基法,未來私立醫院住院醫師納入後,將由雇主提撥每月薪資6%勞退金,也有職業災害保障等,預估約有4680人受惠,同時也適用
-
私立醫院住院醫師納勞基法 最快9月上路
|兩岸勞動部公告,私立醫院住院醫師、最快今年九月納入勞基法,未來包括工時、休假、退休金、職業災害等等、都受勞基法保障,預估大約有4600多人受惠,不過醫師工會質疑,公立醫院住院醫師沒有納入,權益如何保障? 醫師過勞案例頻頻傳出,為保障病人安全與就醫權益,勞動部公告私立醫院住院醫師適用勞基法,未來私立醫院住院醫師納入後,將由雇主提撥每月薪資6%勞退金,也有職業災害保障等,預估約有4680人受惠,同時也適用
-
9/1起住院醫師納勞基法 約4680人適用
|9月1日起,住院醫師將納入勞基法,不過醫界就憂心,臨床學習受工時限制後,訓練不足問題恐怕會浮現。話福部表示到時會看外界意見閣來檢討。 經過時間的爭取,9月1號起,住院醫師將納入勞基法,根據勞動部日前公告,全國適用勞基法的住院醫師約4680人,由於臨床狀況多,住院醫師工時是否能夠受到保障,也引發各界關注。 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秘書長廖郁雯說:「(工時規範)在勞基法上面的定義是有沒有受到指揮監督,或者是
-
9/1起住院醫師納勞基法 約4680人適用
|9月1日起,住院醫師將納入勞基法,不過醫界就憂心,臨床學習受工時限制後,訓練不足問題恐怕會浮現。話福部表示到時會看外界意見閣來檢討。 經過時間的爭取,9月1號起,住院醫師將納入勞基法,根據勞動部日前公告,全國適用勞基法的住院醫師約4680人,由於臨床狀況多,住院醫師工時是否能夠受到保障,也引發各界關注。 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秘書長廖郁雯說:「(工時規範)在勞基法上面的定義是有沒有受到指揮監督,或者是
-
住院部分負擔上限 明年元旦起漲1千元
|民眾生病住院支出恐怕要增加了 ! 衛福部調整民眾住院部分負擔上限,從明年元旦開始,單次住院擬由現行3萬8千元增至3萬9千元,全年住院也會提高1千元 醫院急診室的病床上擠滿了等候住院的民眾,未來生病住院費用恐怕要增加了 ! 明年元旦起,單次住院擬由現行3萬8千元增至3萬9千元,全年住院從6萬4千元增至6萬5千元,分別提高1千元。 民眾說,「薪水什麼的都沒有調漲,可是其它東西一直漲,就會覺得說很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