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
-
烏克蘭辦無人機競技賽 前線飛手交流實戰經驗
|全球俄烏戰爭打了超過3年7個月,近來俄軍對烏克蘭更是加大攻擊力道,頻頻出動無人機狂轟猛炸。烏克蘭為了強化反擊戰力,特地辦了一場無人機大賽,讓前線飛手相互切磋技巧,透過比賽練兵,交流致勝之道。
-
皮膚細胞DNA可改造成卵子 專家:需多年才可進入臨床
|全球科學家不斷尋求在生殖技術有所突破,美國最近有研究把人體皮膚細胞的DNA改造成卵子,並且跟精子結合完成受精,其中有部份形成早期胚胎。不過,這項嘗試目前只是概念驗證階段,距離臨床應用至少還要再等10年。
-
保護消防安全 環境部引進頭一隻救災機器狗
|今年七月,高雄鋰電池工廠火災,內底真濟化學物質,欲救災也愛保護消防人員的安全。環境部推動科技救災,為著提升救災的安全,開千外萬對美國引進機器狗來鬥相共救災,取代搜救人員入去高風險的所在,未來也拍算製造臺灣家己的機器狗和加強人員技術訓練。(新聞標題、導言及內文皆為台語文)
-
環境部自美導入偵檢機器犬 紅外線、氣體偵測助救災
|文教科技環境部首度導入「偵檢機器犬」投入毒化災的災害防救,這隻採購自美國的機器犬,具備多地形通過能力,可持續步行達3.15小時,全機防水防塵,搭配紅外線熱影像儀鏡頭與多用氣體偵測器,提升救災安全與整體應變能量。
-
研發永續鋼骨抗震技術 台大團隊獲國研院頒獎
|文教科技為了表彰產官學界的頂尖科研成果,國研院今(23)日舉行研發服務平台亮點成果獎頒獎,其中台大的研究團隊針對台灣地震多,將防震的鋼骨結構進行抗震技術研發及應用,其獲獎就顯得特別重要。
-
總統賴清德遭AI深偽 專家籲民眾提升媒體識讀力
|政治AI深偽技術,成為敵對國家進行資訊戰的新形態武器,國安單位發現疑似中國網軍協力者,利用AI模擬總統賴清德與副總統蕭美琴對話,傳遞挺中、疑美等內容。專家提醒,面對認知戰,民眾應該增強媒體識讀能力,對不實論述進行事實查核。
-
總統賴清德遭AI深偽 專家籲民眾提升媒體識讀力
|政治AI深偽技術,成為敵對國家進行資訊戰的新形態武器,國安單位發現疑似中國網軍協力者,利用AI模擬總統賴清德與副總統蕭美琴對話,傳遞挺中、疑美等內容。專家提醒,面對認知戰,民眾應該增強媒體識讀能力,對不實論述進行事實查核。
-
監控人臉中國稱可預防犯罪 美聯社:技術多來自美國企業
|全球中國用千萬台的人臉辨識系統追蹤人民動向,中國政府說這樣可以預防犯罪,但也有民眾控訴,監視系統變成中國政府掌控異議分子的工具。根據《美聯社》報導,中國的監控技術,大多來自美國,但被點名的企業回應,他們出售的產品,都遵守相關的法律和規定。
-
阿根廷去年培育首批基因編輯馬 憂衝擊產業馬球協會禁參賽
|全球馬球在19世紀從英國傳入阿根廷之後發揚光大,阿根廷除了興盛的馬球比賽文化,也積極發展馬匹繁殖技術,當地的生技公司在2024年底培育出全球第一批經過基因編輯的馬,新馬匹具有強大的爆發力,為馬球賽增添可看性,然而部分育種業者憂心,基因編輯馬匹會打亂純種馬的認證傳統,並衝擊育種產業,在業者極力遊說下,阿根廷馬球協會已經禁止基因編輯的馬匹參加比賽。
-
台北航太國防展明登場 首公開台美合作低成本巡弋飛彈
|政治2025台北航太展即將在明(18)日登場,不僅可近距離目睹我國對美軍購的地表最強戰車M1A2T,以及海馬士多管火箭系統,國防館也以中科院台美合作軍備為焦點,更首度公布我國與美商透過技術轉移,合作生產的低成本自主巡弋飛彈,也透露將運用美商技術,研製自主式水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