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塑
-
台北建國假日花市推減塑 備5000個循環袋供民眾借用
|生活引導民眾減少使用一次性塑膠袋,環境部與台北市和民間合作,今(2)日起到年底,在建國假日花市推廣減塑活動,除了自備環保袋、二手袋重複使用,環境部將在花市設攤,準備5000個循環袋,供民眾借用。
-
無所不在的塑膠微粒,正影響人們的健康與環境!【獨立特派員】
|生活從飲用的礦泉水水瓶到外帶的咖啡杯與餐盒,從日常佩戴的口罩到呼吸的空氣,塑膠微粒早已滲入人類生活的每個角落。這些肉眼看不見的塑膠微粒,已被證實存在於自然環境、生物體、人體器官,甚至大腦中。隨著國際社會將於八月展開塑膠公約談判,面對塑膠微粒帶來的健康與環境挑戰,全球正處在行動與改變的臨界點。
-
環境部徵一次性用品減量建議 綠色和平籲減少源頭塑膠製造
|環境照顧小孩很重要,照顧地球也不能少。環境部成立了「減量里程碑許願池」希望廣納大家的意見,因此,綠色和平今天就到環境部「許願」,希望政府能從源頭減少製造,才是真正的減塑。
-
環團推台灣首支再生瓶裝茶飲 瓶身含3成食品級再生塑膠原料
|環境為了推動環保,環保團體今(21)日展示台灣首支以再生塑膠原料製成的瓶裝茶飲,希望拋磚引玉,吸引業界共同投入來節能減碳。對此環境部強調,將推出資源循環推動法,預計下半年送立法院審查,讓塑料可以不斷循環再生與利用。
-
宣布終止推廣紙吸管改回塑膠吸管 川普稱「不會對鯊魚造成影響」
|全球美國總統川普先前即長期表態反對使用紙吸管,當地時間週一(10日)時,他簽署一項新的行政命令,宣布終止美國政府推廣紙吸管計畫,並要求回歸使用塑膠吸管。儘管塑膠吸管被認為會危害海洋生物,但川普卻稱「塑膠不會影響鯊魚進食」,而新政策在公布後,也已引發環保團體反彈。
-
川普終止推廣紙吸管政策 環境部:減塑是國際趨勢
|生活美國總統川普在社群平台預告將簽署終止「紙吸管政策」的行政命令,回歸使用塑膠吸管。對此我國環境部強調,減塑是國際趨勢,2030年全面禁用目標不變,鼓勵民眾自備可重複使用的吸管,或飲料直接就口喝,用實際行動減少一次用塑膠吸管使用。
-
全球塑膠公約談判未達協議 環境部:減塑時間表不會改變
|環境為了解決氾濫的塑膠問題,在韓國釜山進行的全球塑膠公約談判,昨(1)日閉幕,歷經7日的談判,最終未能達成協議。對此環境部今(2)日舉行會議結果的說明會,強調會持續推動減塑政策以及循環經濟的發展,強調2030、2035年的減塑時間表不會改變。
-
全球塑膠公約談判釜山登場 環境部觀察團前往參加
|全球全球塑膠公約第5次談判,今(25)日在韓國釜山展開為期7天的會議,環境部派觀察團前往參加。環境部長彭啓明對此回應表示,會依照公約談判的決議,邀請各界討論、研擬台灣未來的減塑政策和目標,預計最快明(2025)年上半年出爐。民間團體認為,減塑不能只要求民眾改變習慣,而是政府應該要帶頭減少塑膠生產。
-
環保團體、大學團隊 公佈塑膠幼粒仔汙染報告
|綠色和平佮臺灣海洋大學、中山大學研究團隊,公佈臺灣頭一个調查塑膠原粒汙染的報告,發現高雄林園工業區以北有四搭海坪,攏有塑膠原粒的汙染。這寡塑膠粒攏有可能會進入生物的身軀內面,呼籲政府愛重視塑膠原料汙染環境的議題。(新聞標題、導言及內文皆為臺語文)
-
環境部擬訂SRF管理辦法 最快明年上路
|環境台灣近年加強推動減塑,不過廢棄物卻沒有顯著減少,今(14)日上午有民間團體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應該透過物品設計和經濟模式做改變,從源頭減少廢棄物。另外,塑膠產業規模大,對石化原料依賴度高,恐怕難以快速轉型。環境部資源循環署表示,除了從源頭減塑,年底也會推出SRF管理辦法,預計最快明(2025)年上路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