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跡
-
九成原料來自廢棄物 英研發環保磚減少碳足跡
|全球建築工地往往會產生大量的廢棄物,在新創科技的研發下,這些廢棄物有了新用途。英國蘇格蘭科技公司和大學合作研製出環保磚,9成的原料來自於建築廢料,製程不依賴化石燃料,而且廠房就位在愛丁堡的廢棄物回收中心附近,可以減少運輸碳足跡,預估碳排量只有傳統燒製土磚的十分之一。
-
民團籲菜單、蔬果標示碳足跡 盼助消費者購買低碳產品
|生活全球近四分之一的溫室氣體排放來自農牧業,食物其實也有環境成本,為此民間團體希望推動超市蔬果與餐廳菜單標示碳足跡,讓消費者「看得見」,選擇低碳產品。環境部表示,目前推動「自願性產品碳足跡核定標示及管理辦法」,市面上約400件食品食材有碳標籤證書。
-
降低快時尚產業破壞環境 法盼加徵生態足跡附加費遏制
|全球法國參議院2日正式開始審議《降低時尚產業環境影響法案》,希望規範廉價不環保的快時尚服裝大量流入,降低對環境的衝擊。法案針對Shein、Temu等亞洲超級快時尚巨頭,還將加徵生態足跡附加費,以加強遏制效果。
-
家扶調查兒少數位足跡 近半數不知社群隱私設定位置
|社福人權家扶基金會公布「兒少數位足跡調查」報告,半數兒少不知道社群和網路平台隱私設定位置,將近4成兒少表示,家長從未和他們討論過網路安全的話題。兒少因數位足跡影響,身分遭盜用或敏感資料曝光,遭被威脅、被肉搜,還有兒少性影片外流。
-
家扶調查近半數兒少不懂數位足跡 「以為刪文就不會留紀錄」
|文教科技家扶基金會今(25)日公布「兒少數位足跡調查」,發現逾8成兒少會使用社群媒體,但近半數不曾聽過「數位足跡」,並認為可在網路上公開自己的照片、姓名等個資,且只要刪除貼文就不會留下紀錄。諮商心理師建議,家長應主動關心孩子使用網路情況,建立社群使用規範,以免孩童受騙。
-
巴基斯坦4雪豹罕見同時現身 攝影師追蹤足跡2週捕捉珍貴畫面
|全球巴基斯坦一名攝影愛好者在經過長達2週的足跡追蹤後,13日終於捕捉到4隻母子檔雪豹一起活動的影像。CNN報導指出,雪豹被認為是世上最難捉摸的野外動物之一,此次罕見拍攝到4隻雪豹同時現身的畫面,也讓當地保育人士感到振奮。
-
新竹大霸尖山1女山友失聯 春節連假南投已5起山難通報
|社會春節連假有不少人會去爬山,卻因為天氣、體能或裝備不全等問題而事故頻傳,光是南投25日開始到現在已經有5起救援通報,其中南三段30日1天就有3起;新竹大霸尖山27日也傳出有女山友失聯,搜救人員連日搜尋,目前只找到帳篷跟背包。
-
高雄出現首例境外麻疹確診 足跡遍布花東高屏已匡列160人
|地方高雄出現首例麻疹境外確定移入病例,是一名50多歲的女性,去(2024)年底去過越南旅遊,元旦後3天發燒、咳嗽跟出疹,就醫後已經出院;但是疫調發現,她去年12月31到今(2025)年1月8日,可傳染期期間去過花蓮旅遊,也到台東、屏東、高雄,在高雄搭乘大眾運輸。高市已匡列接觸者160人,公布活動足跡,將會健康監測到1月26日,到19日上午為止,尚無新增確診個案。
-
中部醫院麻疹群聚再增2例 匡列接觸者逾3千人
|生活疾管署公布,上週新增4例麻疹確診,其中2例來自中部某家醫院群聚案例,目前這起群聚已經有16人感染,匡列的接觸者超過3千人,創5年來最多紀錄,高雄長庚醫院已要求急診工作人員佩戴N95口罩防護。
-
痲仔添4病例 中部病院相穢包含5醫護、1看護
|疾管署公布國內上新的麻仔病確診病例,頂禮拜新增加四例,其中2例是中部某一間醫院的麻仔群聚相關案例,一名是陪病者,一名是看護。中部病院相關群聚已經有16人感染,全案接觸3123人,1514人受監測,是這5年來箍上濟人的紀錄。疾管署表示,目前麻仔病無湠到別間病院,也建議醫護人員會當掛N95的喙罨。(這條新聞標題、前言是臺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