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
-
椅上瑜伽成美長者新選擇 研究稱可加強下肢肌力與平衡
|全球運動有益身體健康,常久坐的上班族,或是患有膝關節炎的人,還可以試試椅上瑜伽。美國紐約有一群長者過去就是瑜伽的愛好者,最近他們接觸椅上瑜伽後,都認為這樣運動更不容易受傷。研究統計,65歲以上長者練習瑜伽,有助維持下肢肌力與平衡;而且每天5分鐘椅上瑜伽,比每週做一次1小時的瑜伽還要好。
-
健保擴大骨鬆藥品給付 首納高風險族群
|社福人權根據骨質疏鬆症學會推估,全台骨鬆人口約有130萬人,尤其對長者健康構成嚴重威脅,萬一不小心跌倒不僅容易骨折,也可能帶來失能與死亡風險。有鑑於此,健保署宣布從3月起擴大抗骨質疏鬆症藥品給付,包括糖尿病使用胰島素等4大族群,預估約有13萬人受惠,健保1年挹注8.65億元。
-
醫生籲氣喘治療勿仰賴吸入劑 關鍵在抗發炎
|生活氣喘是一種呼吸道慢性發炎的疾病,臨床上表現常是反覆咳嗽,嚴重時會感覺胸悶、呼吸困難,甚至吸不到空氣的感覺,全台大約有200萬人罹患氣喘。醫生指出,患者使用的緩解型吸入劑只能暫時擴張支氣管,不可依賴,真正有效的關鍵是抗發炎治療。
-
提升抗骨鬆長效針劑使用率 國衛院:可降低骨折風險
|社福人權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發現,骨質疏鬆為65歲以上老人常見的慢性病之一,若不治療老人髖部骨折後1年內死亡率高達2成。不過最新研究顯示,若提升抗骨鬆長效針劑使用率可有效降低再次骨鬆性骨折風險15%,而這項最新研究成果日前已發表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
-
證實塑膠微粒影響珊瑚骨骼生長 中山大學最新研究登國際期刊
|環境塑膠微粒已成為全球環境問題,對海洋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造成威脅。中山大學最新研究發現,塑膠微粒會影響珊瑚骨骼生長、變得更容易「骨質疏鬆」。研究團隊將紫皮珊瑚暴露於含聚乙烯塑膠微粒的海水中,證實聚乙烯微塑膠暴露導致珊瑚骨骼退化,揭示減輕塑膠污染以保護珊瑚生態系統的緊迫性。
-
台灣髖骨骨折率亞洲第一 1年內死亡率20%
|生活今(20)日是世界骨質疏鬆症日,骨質疏鬆症可以說是沉默的殺手,因為症狀不明顯,許多患者都是骨折後才知道,尤其台灣髖骨骨折率更是全亞洲第一,1年內的死亡率高達20%,醫生表示,除了老年人需要注意外,停經後的婦女也是需要特別注意的族群。
-
乳癌患者近4成出現骨鬆症狀 醫:治療導致骨質加速流失
|生活乳癌是我國女性好發癌症第1名,1年新增超過1萬5千名乳癌患者,民間團體調查發現,有近4成患者因乳癌治療提早停經、16.7%有骨質疏鬆、17.7%有骨質流失。醫師表示,近年乳癌常見化學治療及芳香環酶抑制劑等方式治療,導致乳癌患者體內雌激素下降,進而加速骨質流失而造成骨質疏鬆。
-
30歲後肌力漸衰退!如何防止肌少症找上門?【獨立特派員】
|生活根據統計,國內65歲以上長者,有7%到10%患有肌少症。肌少症除了會影響行動能力,還會提高骨質疏鬆以及骨折機率,是老年失能的殺手。過去大家都覺得長輩不適合做重訓,其實是錯誤觀念,適度的重訓可以增加肌力,減少跌倒機率。不過如何有效重訓,避免運動傷害?
-
讓偏鄉長者也能「動起來」 高雄行動健身房巡迴車上路
|地方國健署統計,台灣65歲以上長者肌少症盛行率男性為23.6%、女性為18.6%,而肌少症又是老年失能的兇手,為了在高齡化社會預防長者三高及肌少症,高市府跟企業合作推出行動健身房巡迴車,將健身器材跟指導員直接送到因人口數不足,而沒有運動中心的行政區,希望長者能走出家園、邁向健康。
-
維生素D護眼 女性抗黃斑部病變
|政治身體不能亂拍打,要養生可以多吃含有維生素D、像是牛奶、穀片等食物,因為美國最新的醫學研究發現,維生素D不只有抗癌的功效,還能夠保護眼睛。 47歲的懷特太太,一早起來就遵照醫師指示,炒綠葉蔬菜來吃,因為這對她的視力有幫助.原來懷特太太被診斷出罹患初期的眼球黃斑部病變, 黃斑部病變,簡稱為AMD,患者所看見的影像,會呈現周圍清楚中間模糊,這張小女孩的照片看來會像這樣,看直線圖形也會扭曲變形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