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
擬在核三內興建乾式貯存設施 台電:僅是中期管理方案
|政治不論核三是否要重啟,用過核燃料的處理都是必須面對的課題,目前全台的核廢料分別貯存在核一廠、核二廠、核能研究所、核三廠以及蘭嶼貯存場,其中核三廠用過燃料池剩餘的儲存空間只能再運轉4年左右,台電計畫在廠區內興建乾式貯存設施,不過這只是中期的管理方案,最終處置場址的選定,目前還沒有法源依據。
-
綠營送「核廢水」踢館 國民黨發言人楊智伃一飲而盡
|政治823核三重啟公投本週六登場,昨日(20)民進黨前台北市黨部副執行長陳聖文,拿著象徵核廢水的瓶裝水到國民黨中央黨部踢館,卻被國民黨發言人楊智伃一飲而盡;當天朝野立委也到核三廠考察,藍白立委支持核三重啟,但外頭則有當地居民舉牌抗議,高喊不同意。
-
公投前立委考察核三廠 恆春居民舉牌抗議
|政治823核三重啟公投這週六登場,朝野立委今(20)日前往核三廠考察,關切機組與人力現況,藍白立委支持核三重啟,強調以安全為最高前提,資訊公開透明,但外頭則有當地居民舉牌抗議,高喊不同意核三重啟;另外,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公開9個國際環保組織的聲援信,力挺台灣堅守非核家園。
-
綠盟公開9國際組織聲援信反核 黃國昌汐止車掃挺核
|生活823核三重啟公投這週六登場,綠色公民行動聯盟今(20)日公開9個國際環保組織的聲援信,力挺台灣堅守非核家園。民眾黨主席黃國昌則回到汐止老家展開車掃,呼籲民眾投下同意票,矯正民進黨錯誤的能源政策。
-
環團評比地方淨零自治條例 宜蘭、新北與台中獲肯定
|環境國家要達成2050年淨零排放,沒有地方政府投入難達成。環保團體檢視,目前有8個縣市自發性制定淨零自治條例,針對自治條例的內容來評分,環團點名最亮眼的縣市為宜蘭縣、新北市與台中市。
-
非核後7成用電靠火力 當低碳成為全球供應鏈門檻 台灣能源下一步?
|環境5月17日台灣停止使用核電,之後我們的電力都從哪來?根據台電5月中旬的資料統計,最後的3%核電停止後,火力發電占76%,但排碳量高,也有空污;第二名是再生能源19%,也是成本最貴的,這樣的發電比例,適合嗎?台灣能源的下一步怎麼走?
-
核三公投前的N個提問|屆期的核電廠該重啟或除役?【我們的島】
|環境今年5月17日,第三核能發電廠2號機運轉到期停機,台灣正式進入「非核家園」時代。不過,反核與返核的拉鋸戰並沒有終止。5月13日立法院通過《核管法》修法,已經停機的核電機組可以申請「重啟」,5月20日立院又通過重啟核三廠的公投案。服役四十年原本要除役的核電廠,應該退出江湖,還是重新披掛上陣?
-
高放射核廢料無處可放 民團盼加快進度
|生活是否重啟核電機組,至今仍有不少爭議,但運轉了40年的核電廠留下的高放射性核廢料,現在還是沒地方放。為了推動解方,有民間團體提出「高放射性廢棄物選址暨處置條例」草案,希望能加快處理進度,也呼籲立院各黨支持,補上長年缺乏的法規漏洞。
-
重啟核三公投8/23登場 環團批藍白為核電廠延役開後門
|環境8月23日是核三重啟公投投票日,多個環保團體和在野小黨今(30)日上午聚集在立法院前反對重啟核三,並要求立院藍白兩黨不要為老舊核電廠的延役開後門。不過民眾黨團主張,應讓全民來決定台灣的能源未來;國民黨立委王育敏則認為,台灣必須保留核能的選項。
-
去年總碳排較基準年減4.48% 能源部門排放量最高
|環境環境部公布最新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指出國內2023年溫室氣體總排放量,相較基準年2005年減少4.48%,不過這其中能源部門的排放雖然比前一年減少,但相對於基準年則是上升1.1%。近期因核電退場導致火力全開,是否導致碳排增加?環境部長彭啓明表示,備用機組使用時間有限制,碳排不至於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