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質
-
醫師組團開船跨海看診,為離島醫療補上缺口【獨立特派員】
|地方台灣離島的醫療資源長期處於匱乏狀態,尤其是在二級以上的離島,醫療困境更加嚴峻。以澎湖七美為例,島上超過兩千位居民僅仰賴一間衛生所和兩位駐地醫師提供醫療服務,缺乏其他診所和專科醫師的支援。導致當地居民經常面臨被誤診或延誤就醫的風險,嚴重影響健康權益。為此,澎湖縣衛生局和台南市醫師公會聯手,開創「釣遊並醫療」計畫,為離島居民建構更安全的健康守護網。
-
賴清德:明年健保總額破兆 將用於提升醫療品質、穩定人力
|社福人權總統賴清德今(8)日上午在衛福部長石崇良陪同下,出席台灣醫學週,宣布政府連續兩年健保採取高推估,明(2026)年健保總額突破1兆元,創歷史新高。對於「健保補充保費」改革風波,石崇良語帶幽默表示,有專業的醫師總統,當部長壓力很大,他會廣納蒐集意見,持續推動改革。
-
衛福部明年擬推新措施 急診觀察床改短期住院
|社福人權大醫院急診壅塞問題難解,衛福部除了試辦假日輕急症中心,也預計從明(2026)年起,將急診觀察床改為短期住院治療,例如只需施打抗生素治療的患者,等病情穩定後就能返家,不必占床。衛福部長石崇良強調,將要求醫院設置專屬空間,並有專職護理師照護,提升病人照護品質。
-
牛奶可能不是「鮮奶」?台灣乳品市場大揭密【獨立特派員】
|生活在進口乳品競爭與市場價格壓力下,台灣酪農正以技術升級與品質管理維持優勢。然而,產銷結構不均、標示制度不明,仍削弱本土鮮乳的競爭力。未來,政府若能落實乳源揭露與價格透明,輔導業者建立穩定通路,消費者也以購買行動支持在地乳源,國產鮮乳或能在開放市場中找到新的平衡,讓品質、信任與永續三者共存。
-
颱風吹翻蚵棚重建成本增2成 蚵農憂漲價後難競爭
|地方中秋節即將到來,鮮蚵需求大增,不過台南蚵農卻很無奈,因為接連颱風侵襲,蚵棚受損嚴重,重建成本比去(2024)年增加約2成。另一方面,越南進口牡蠣價格也衝擊本土牡蠣。
-
宜蘭已有逾2千家民宿 民代籲縣府管制總量
|地方隨著國外旅遊興盛,今(2025)年國旅住宿率還是低迷,但宜蘭的民宿數量卻逐年成長。根據縣政府統計,今年已成長來到2207家,但也讓民宿品質變得參差不齊,更影響在地居民生活品質。有民代建議縣政府針對民宿數量總量管制,否則就要有管理配套。
-
5G吃到飽至少1399元 綠委呼籲三大電信調降
|生活目前中華電信、遠傳、台灣大哥大等三大業者的5G吃到飽方案,最低資費至少要1399元,相較於4G的599或699元,價格已經翻倍,但民進黨立委林俊憲指出,5G用戶實際體驗仍不穩定,手機如果收不到訊號,還會在5G跟4G頻繁切換、十分耗電,因此舉行記者會,呼籲三大電信業者調降資費。
-
市政路延伸工程通車3月又施工 中市府:保固期內修復
|地方台中市政府為紓解台灣大道的車潮,推動市政路延伸工程。其中第一標從工業一路到安和路段,今(2025)年5月底才剪綵通車,但是現在多處又圍起圍欄禁止通行並挖掘施工,讓民眾質疑施工品質。市府解釋,是因為之前連續豪大雨影響,導致地層含水量升高,才出現不平整,要施工廠商在保固期內辦理修復。
-
23媒體合作 提升網路新聞品質、建立申訴管道
|台語新聞根據BBC的研究,發現ChatGPT、Gemini這寡主流AI,回答新聞問題的時,會編造無影無跡的內容。為著欲予新聞資訊,通受著民眾信任,23間媒體除了共同組成「台灣網路新聞自律聯盟」,欲加強新聞自律。公廣集團和中央社等等的公共媒體,嘛合作開發AI開講機器人,希望協助民眾對抗假新聞和錯誤消息。(新聞標題、導言及內文皆為台語文)
-
居家安寧療護比例僅8%!在家善終為何那麼難?【獨立特派員】
|社會台灣於2009年將居家安寧照護納入健保給付,然而根據健保署2021年統計,全台接受居家安寧療護的比例只有8%,顯示多數人生命的最後一程,是在醫院與住家的奔波中度過。造成這種狀況的主因,除了居家安寧的醫護人力不足,各級醫院和社區診所的轉銜機制也缺乏系統性,無法提供持續性的照護。近年獨居或老老照顧的狀況增加,如何在人生終途提供完整照顧,實現在地老化、在宅善終的願景,是台灣亟需面對的重要課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