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
-
2國片票房破億 文化部加碼文化幣促觀影
|文教科技國片近年來打破低迷,至今已經有2部片票房破億,由國片導演、製作等人組成的「國片起飛大聯盟」,今(22)日共同出席記者會,強調至明(2026)年春節檔期會有多部國片及紀錄片上檔,希望國人走進戲院觀賞國片,文化部則透過文化幣加碼活動,鼓勵國人支持國片。
-
金鐘藝人涉閃兵惹議 文化部鬆口研議評選限制
|社會有藝人涉及「閃兵」,但所屬團體參與主持的節目卻獲金鐘獎,引發各界關注。藍營立委以南韓為例,呼籲政府補破網、找回民眾對軍人的光榮感。文化部表示,尊重評審團最終決議,但至於未來是否在評選獎項時針對資格會更加嚴格,部長李遠也鬆口會再研議。
-
古蹟設日光燈遭批破壞氛圍 南市府:廟方未提報審查
|文教科技國定古蹟祀典武廟西社修復工程完成後出現神龕底座貼瓷磚與設置日光燈的情形,被外界質疑舉與古蹟氛圍不符。文化部文資局已通知廟方,近期將邀集專家學者現地勘查,並會依文資保存專業提供改善建議,要求廟方配合辦理,確保古蹟價值與修繕品質。
-
校友控東海大學景觀變樣 文化部:請台中市府現勘
|文教科技東海大學校內以路思義教堂和草坪等自然景觀讓人印象深刻,不過有退休教師和校友指控,近日校方在陽光草坪搭建固定式舞台,校內還有許多草地都被黑色塑膠布覆蓋。不過校方強調以校園安全和永續優先,也是財務維護能力的考量。文化部表示,將請主管機關台中市府現勘。
-
傳承、創新卑南族傳統織布 台東85歲孫菊花列人間國寶
|文教科技文化部文資局9月公告,台東縣卑南族下賓朗部落傳統織布老師孫菊花,由於傳承卑南族傳統織布技藝和紋路飾樣,並且研發新的工具和文字紀錄組織圖,能將傳統技藝文化保存並發揚,成為重要傳統工藝及保存者,讓台東縣又增加一位人間國寶。
-
12位作家用文學𤆬領民眾 認捌16搭國定古蹟
|為著欲唌民眾了解古蹟,文化部和《文訊》雜誌合作,邀請12位作家,發揮想像,用散文、報導和小說的方式,來書寫國內16搭古蹟。包括霧峰林家、板橋林家花園、竹仔門電廠、臺北公會堂等等,文化部也希望改變逐家感覺古蹟的紹介,攏是柴柴、古板的印象。(新聞標題、導言及內文皆為台語文)
-
文化部選定16處國定古蹟 新書停跡坪以文學帶民眾探訪
|文教科技國內共有112處國定古蹟,為了讓古蹟走入民眾的日常,文化部鎖定16處「民居生活」為主的古蹟,與作家合作,透過作家的想像力,用文字重新帶領民眾認識古蹟,其中將抓周儀式推廣到全台的蘆洲李宅,也化身小說中的重要場景。
-
60屆金鐘獎今日公佈入圍名單 頒特別貢獻獎
|金鐘獎是臺灣影視界年度上重要的獎項,今仔日就是公佈第60屆入圍名單的日子,台語台攏總入圍五个獎項。根據文化部統計,這改參賽的作品,攏總有1992件,數量創新懸,嘛顯示影視、聲音內容產業的競爭力。另外,今年的特別貢獻獎,是頒予資深演員陳淑芳女士、電視搭景師葉輝龍先生。(新聞標題、導言及內文皆為台語文)
-
第一个轉型正義場址 林義雄故居欲tshāi紀念碑
|往過發生林家血案的林義雄舊厝,也就是這馬的義光教會,成做文化部公告的第一个有轉型正義意涵的場址。國家人權博物館表示,未來會設紀念牌,希望逐年上無辦一場和人權相關的活動。(新聞標題、導言及內文皆為台語文)
-
45年前懸案奪3命 原林義雄宅邸成首座「具轉型正義意涵場址」
|社福人權發生在1980年的「林宅血案」,林家嬤孫共3人遭到殺害,至今仍是懸案。文化部近日公告,將位於北市信義路巷弄的原林義雄宅邸、現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義光教會列為「具轉型正義意涵場址」,成為全台首個通過審定公告的該類型不義遺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