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演唱會買到視線遮蔽區投訴增 消基會促強化資訊揭露義務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消基會今(2025)年接獲多起民眾投訴,花了數千元買演場會門票,但到了現場卻看不清楚表演,只能看到鐵架或LED牆面。文化部回應,將與主辦單位、售票平台、場館等思考研議更加明確的標示方式。

大提琴優美的樂聲迴盪在坑道裡,金門坑道音樂節打造水道漂浮式音樂會讓每一位觀眾都能清楚欣賞演出。近年來國內音樂會或演唱會越來越多,相關消費糾紛也增加,消基會今年接獲多起演唱會座位視線不良的申訴,民眾花了數千元買票卻看不清楚表演,只能看到鐵架、攝影機或LED牆面。

台北市民眾楊小姐認為,「可能會很掃興吧,然後會覺得說那一些場地不應該把那個看不到或者是視線有阻礙的地方售出。」

台北市民眾李先生表示,「付比較貴的錢的話我當然會看得比較清楚,那你價格比較低可能就會受到一些阻礙。」

對於部分區域視線遮蔽造成消費者不滿,不同主辦單位也有不同處理方式,有些升等座位補償,也有單位拒絕退費,面對缺乏一致的補償標準,消基會呼籲應強化視線遮蔽揭露義務,也應設置補償機制。

消基會監察人陳智義指出,「我們設想這個所謂的遮蔽的地區,顯然會讓消費者沒有辦法全程的觀賞到他心中偶像一個完整表演,它是一個瑕疵,它是一個商品的不完整。」

消基會董事長鄧惟中認為,「當它是視線障礙的時候,到底用什麼樣的標準、什麼樣的形式,乃至於怎麼樣的一個折讓,怎麼樣的後續處理能夠有一些依循。」

文化部強調,「藝文表演票券定型化契約」已訂定票券應載明「其他應告知消費者事項」,文化部也經常性宣導藝文票券應載明包含視線遮蔽區訊息,目前大型售票平台及場館多已清楚公布座位圖、提供座位遮蔽示意圖等,後續也將與主辦單位、售票平台、場館等思考研議更加明確的標示方式。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