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動產
-
7月起房仲廣告稽查上路 不實廣告最高罰30萬
|生活針對先前房仲業者網內互打的「檢舉之亂」,內政部要求7月1日起開始稽查,對於已成交卻還沒下架的廣告,要求業者全面移除,否則最高可開罰30萬元。不過有專家認為,像這樣長年刊登的釣魚文,其實只是不實廣告的冰山一角,更舉例曾看過售屋網上轉了兩三手的物件,每一次銷售的文案都寫即將都更。地方地政局處也提醒,像這樣的案例,業者最好附上主管機關核定的都市更新計畫,否則一旦遭檢舉,恐遭開罰。
-
日本平均地價連4年上漲 東京銀座每坪約台幣3277萬元
|全球日圓貶值,但日本的平均地價則連續4年上漲,還創下了15年來最大漲幅。其中的「地王」是東京銀座,每坪折合台幣要3277萬元,實在驚人。而漲幅最大的前幾名,除了東京都之外都是有名的觀光區;其中,連續2年稱霸冠軍的長野縣白馬村,今(2025)年地價上漲32%。這裡除了是滑雪勝地,其他季節的風景也超級美。去(2024)年底開幕的一家高級飯店,向買家宣傳自己沒來住的時候可以租給別人,每個房間要價1600萬到5500萬台幣,你覺得很貴嗎?其實不到半年已經賣光了。而且業者統計其中2成的「買家」是來自香港和台灣。
-
詐團投放臉書廣告騙民眾 民團協助受害者提告平台
|社會同樣是詐騙害人,北部也曾有母女誤信投資詐騙最後走上絕路。警方呼籲民眾,碰上詐騙千萬別絕望,與警方合作瓦解不法集團,後續也可透過司法途徑討回部分損失。只是詐騙手法不斷翻新,從投資虛擬貨幣到投資黃金都有,投資詐騙高居詐騙手法第1名。民間團體也發現,臉書被許多不肖分子投放廣告導致民眾受騙,決定協助提告。
-
宜蘭累積逾3千列管違建 預算不足僅能拆到「不堪使用」
|地方宜蘭縣列管違建至今累積約有3000多件,每年增加50至60件,不過編列的拆除經費今(2025)年僅120萬元,經費不足,除了拆不完,部分大型違建也只能拆到不堪使用。只是該如何定義,縣政府近期公告相關「認定」的要點,希望能解決問題,不過外界有不同看法。
-
不動產貸款集中度仍偏高 央行維持第7波信用管制
|生活央行週四宣布,考量不動產貸款集中度37.08%仍偏高,加上房價呈現緩升,所以繼續維持現行第7波房市信用管制,至於下半年怎麼做會再做檢討。房市專家表示,除非接下來連續兩季房價下跌,信用管制措施才可能鬆綁。至於房市交易量萎縮,市場傳出下半年小建商可能出現倒閉潮,民間團體認為沒有賣不掉的房子,只有賣不掉的價格。
-
法務部拍賣神說吸金案扣押8豪車 判刑確定後所得將返還被害人
|社會今(2025)年4月台中檢警偵辦神說國際網路有限公司吸金案,陳姓主嫌被依《銀行法》、《洗錢防制法》罪嫌羈押禁見,另外查扣價值約30億元的現金、不動產及豪車。為了加快扣押物變價處理,法務部行政執行署台中分署今(5)日舉辦豪車拍賣會,拍賣所得將於判刑確定後返還被害人。
-
《兒托法》強化防堵虐童案件 政院、立委提案版本有何不同?
|社福人權台灣各地近期發生多起包含「剴剴案」在內的托育人員虐童案,引發社會對托育安全的重視。政院、立委、民團對此皆提出不同版本的《兒童托育服務法》草案,擬針對0至2歲幼童托育規範單獨立法。各版本草案內容有何不同?針對居家托育、違法人員及托育機構,各自提出哪些規範?
-
房仲物件售出貼文未下架恐觸法 律師:免責聲明無法免責
|生活不少房仲會透過臉書等社群平台刊登不動產物件出售文章,不過近期有不少房仲在網路發免責聲明。因為不少物件廣告早已成交卻沒下架,如果查證違法屬實,可依《不動產經紀業管理條例》開罰6萬元到30萬元罰鍰。台北地政局表示,今(2025)年截至5月初共收到2件檢舉;新北地政局表示,已收到20多件,但還在查證中。律師提醒,免責聲明無法免責,最好的做法是下架廣告。
-
美關稅效應間接衝擊房市 學者籲鬆綁限貸令、民團反對
|產經美國停徵對等關稅90天,但全球關稅戰並未落幕。央行日前表示,關稅衝擊可能因金融市場動盪,間接波及房市。有學者表示,未來5年恐將爆出32.48萬戶的交屋潮,但交易量卻逐季萎縮,一旦建商資金出問題,房市硬著陸,恐衍生金融風暴,建議央行鬆綁限貸令。不過居住正義團體反批,鬆綁只會助長炒作歪風,年輕人只會更買不起房。
-
詐團誘騙退休男辦抵押 800萬房產險遭騙
|地方苗栗一名退休的60歲民眾誤信詐騙集團投資可獲得高暴利,已經遭騙40萬元,之後又想要把價值800萬元的土地房屋以擔保金額75萬元,設定給非金融機構的陌生人。經過地政單位發現設定金額與不動產價值相差大,契約條件也不利清償,及時通知警方阻詐,保住被害人的身家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