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動產放款限制排除新青安 可回溯至9/1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為了解決房貸問題,行政院會今(4)日宣布,《銀行法》第72條之2的不動產放款比例確定排除新青安,也就是說未來銀行辦理新青安貸款,不再受到30%上限的限制。但有專家認為,這對房貸荒的解決效果有限,問題根源在於央行應清楚說明不動產放款集中度的規範。
貸款排隊卡關的房貸族終於迎來解方了嗎?行政院會宣布,新青安貸款未來不再受到《銀行法》第72條之2的不動產放款比例限制,而且可以回溯到9月1日。
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說明,「將銀行辦理新青安貸款的這個撥款條件,從114年也就是今年9月1日開始,不計入《銀行法》第72條之2的規定比率的限額,銀行不得搭售購買其他金融商品,作為這個融資貸款的條件。」
台經院院長張建一認為,「當然要檢討是可以檢討,但是要全面性去看一些相關的資料,然後交叉比對,才能夠真的修改這個出來的結果,讓首購族這個部分,確實能夠貸到他需要的房貸。」
政府期望,透過調整《銀行法》第72條之2放大新青安的貸款量能,不讓民眾排隊苦等。因為從金管會的數據來看,新青安從2023年8月上路以來直到今(2025)年7月底,已經核貸將近13萬戶,金額超過9900億,再分析貸款民眾的年齡,超過7成以上都是39歲以下的青壯年,40到49歲民眾佔22%、50歲以上則佔5%。
但銀行在放貸時,還是會根據借款人、用途等5P原則審核貸款。就怕鬆綁後遭濫用,未來政府將加強防線,包含每人一生限貸一次,加上簽署自住承諾書,如果出現違規轉租將追回利息補貼。
房市專家何世昌指出,「房貸荒要徹底解決的話,第一是央行針對不動產放款集中度,要訂出明確的遊戲規則,到底銀行降到多少算是及格線?那如果遊戲規則沒有講清楚,大家都在揣摩上意,當然在房貸放款上,就會相對比較保守一點。」
專家分析,如果接下來的新建案市場價格出現下修,央行有機會鬆綁第7波信用管制措施。如果房價仍維持高檔,房市窒息交易量的狀況恐怕仍會繼續維持。
蔡思培/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