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度
-
觀光人數倍增致南極融雪加速 科研活動也加重汙染
|全球地球暖化加速南極融冰,觀光與科研活動則又讓情況雪上加霜,20年之間南極觀光人數從2萬暴增至12萬,船舶燃燒化石燃料與科研設施加重污染。研究顯示,南極土壤重金屬微粒比40年前高出10倍,一名觀光客就可能造成百噸積雪融化,學者呼籲加速再生能源轉型,減緩人類衝擊。
-
得子口溪氨氮濃度高 宜縣府將限制養豬業者排放量
|環境宜蘭的得子口溪因上游養豬場和家庭污廢水排放,導致氨氮濃度居高不下,是全縣污染最嚴重的河川。縣政府為解決氨氮問題,近期預告公告「宜蘭縣得子口溪放流水標準」草案,分階段限制養豬業者的氨氮排放量,希望促使業者改善水污染防治設備,預計年底正式公告實施。
-
若像欶入有毒氣體 士林地下室工人昏迷送醫
|今日(8/1)下晡,臺北市發生一層工安事故。士林一搭建案工地咧做地下室的防水工程,7个工人煞雄雄昏去,消防人員去到現場緊共怹總救出來送病院。消防認為,是工地用的漆料內面有丁醇、二甲苯等物件,這寡氣體是有毒的,加上現場無夠通風,才會害工人欶入去自按呢昏迷。目前勞檢處已經介入調查,也先下令停工。(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北市建案7工人昏迷送醫 初判疑施工溶劑釋出毒氣
|社會今(1)日下午,台北市爆發工安事故,士林的一處建案工地施作地下室的地坪防水工程,多名工人突然集體倒地昏迷,消防人員到場救出7人送醫,其中5人一度意識不清。消防初判,工地用的相關塗料摻有丁醇、二甲苯等有機溶劑,釋放出有毒氣體,加上現場的通風不足,造成工人吸入後昏迷。如今勞檢處介入調查,釐清業者是否違反《職安法》,目前也已勒令停工。
-
無所不在的塑膠微粒,正影響人們的健康與環境!【獨立特派員】
|生活從飲用的礦泉水水瓶到外帶的咖啡杯與餐盒,從日常佩戴的口罩到呼吸的空氣,塑膠微粒早已滲入人類生活的每個角落。這些肉眼看不見的塑膠微粒,已被證實存在於自然環境、生物體、人體器官,甚至大腦中。隨著國際社會將於八月展開塑膠公約談判,面對塑膠微粒帶來的健康與環境挑戰,全球正處在行動與改變的臨界點。
-
研究:玻璃瓶飲料塑膠微粒更多 濃度比塑膠瓶高50倍
|生活法國食品安全機構研究發現,玻璃瓶裝飲料中含有的塑膠微粒,濃度比塑膠瓶裝飲料高出50倍,原因是玻璃瓶上的金屬瓶蓋在製造時會相互碰撞,瓶蓋內部塑膠薄膜會因此產生碎片,並在裝瓶後掉落到飲料內。研究人員指出,這些瓶蓋可以在生產完成後,透過清洗並吹乾的方式去除表面的塑膠微粒。
-
台南永康瓦斯外洩 初判為支管管線脫落
|地方台南市永康區中正北路一帶昨(5)晚瓦斯氣體外洩、緊急疏散,今(6)日周邊店家也暫停營業1天。一開始找到洩漏源卻一度找不到管線位置,時隔5小時後確認洩漏源著手施工,也讓當地道路管制、封閉超過8小時。市府表示,瓦斯公司未能即時找到洩漏點,造成公安疑慮將究責,被迫暫停營業的周圍店家也會協助向瓦斯公司求償;而瓦斯外洩狀況,下午4時前已搶修完畢。
-
刺胳針研究:氣候變遷增稻米砷含量 主要消費國罹癌風險恐增
|文教科技一份刊登於《刺胳針》的最新研究指出,隨著全球氣溫上升與二氧化碳濃度升高,會使土壤中的砷化物轉變為更容易被植物吸收的價態,進一步使稻米穀粒中的「無機砷」含量顯著增加。由於「無機砷」已被國際癌症研究署(IARC)列為1級致癌物,該研究也以模型推估,隨著稻米砷含量增加,亞洲稻米主要消費國的罹癌風險也將隨之推升。
-
北市空品預報紅色警示 主要污染物為臭氧
|環境環境部預報台北市今(25)日空品可能來到紅色警示,主要污染物是臭氧,為此台北市環保局也啟動應變,針對汽機車加強路邊攔查;另外也針對加油站、印刷廠加強查核,連3座焚化廠都降載因應。而這波污染臭氧小時濃度最高的地方則出現在陽明山。
-
全球空污排名台灣位居第54 台南、金門、高雄空品最差
|生活在最新公布的2024年世界空品報告,台灣空污嚴重程度名列全球第54名,與前一年的第45名相比降低9名。本次報告也同時揭露全台各縣市空污程度排名,PM2.5年均濃度前5高的縣市,依序分別為台南市、金門縣、高雄市、連江縣及嘉義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