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災
-
協調所、志工退場 花蓮縣招臨時工、一點鐘190
|花蓮馬太鞍溪崩山潭做大水到今滿一個月,去到花蓮光復支援的志工也慢慢仔退場。花蓮縣長徐榛蔚宣佈,和勞動部合作啟動「天然災害臨時工措施」,欲揣做3個月的「天災臨時工」,一個月上濟做150點鐘,一點鐘工錢190箍;工作內容包含重建家園、環境清理和搬物資。(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花蓮徵天災臨時工 時薪190元為期3個月
|地方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釀災滿1個月後,全國各地到光復鄉幫忙的志工陸續退場,而花蓮縣長徐榛蔚宣布,和勞動部合作啟動「天然災害臨時工措施」,將招募為期3個月的「天災臨時工」,每月最高工時150小時、時薪190元,工作內容包含重建家園、環境清理與物資搬運,希望讓受災及失業民眾在重建家園的同時,也能重拾穩定的生活。
-
鰲鼓濕地泡水多日,是天災還是人禍?【獨立特派員】
|環境2025年7月丹娜絲颱風挾帶西南氣流豪雨,重創嘉義東石鄉鰲鼓濕地森林園區,造成嚴重淹水災情,積水逾40天未退,園區被迫封閉至9月底。此次災情不僅凸顯地層下陷持續惡化的問題,排水設施功能不彰、台糖養豬場上萬頭豬隻溺斃、生態環境遭受衝擊等多重危機更一一浮現。這片每年吸引近300種鳥類造訪的重要濕地,正面臨極端氣候與管理失能的雙重考驗,候鳥季前景令人憂心。
-
風災後產生大量石綿瓦廢棄物 醫師:應視為公衛危機
|生活7月初的丹娜絲颱風,導致台南、嘉義等地許多使用石綿瓦的建築受損,石綿被國際癌症研究所列為一級致癌物,美國、日本等國家都有針對天災可能導致大量石綿廢棄物產生的情況,制定專門的法規或指引。國內也有醫師認為,這種情況應該視為公共衛生危機,事前擬定因應機制。
-
-
丹娜絲颱風 狂風的考驗|極端氣候下的農漁危機【我們的島】
|2025年第一個影響台灣的颱風丹娜絲(國際命名Danas),在距離台灣相當接近的位置生成且路徑罕見,由台灣海峽南部北上,在7月6日深夜11點40分左右登陸嘉義縣布袋鎮,這也是自1958年氣象署有較完整颱風紀錄以來,第一次由嘉義登陸的颱風。
-
-
極端氣候加劇毛孩也需防災 動保團體籲備妥避難包
|全球極端氣候造成天災規模加劇,美國德州休士頓的動保團體,建議飼主平日就該備妥寵物避難包,並確認毛孩的晶片、身分證明和疫苗注射資訊正確無誤;有空也別忘記訓練毛孩,適應籠子的生活,為可能的避難做好準備。
-
高市府攜業者推寵物犬貓防災箱 手冊教飼主準備避難用品
|地方台灣地震頻繁加上近期台海關係緊張,如何防災避難及準備防災包,成了社群平台熱門討論話題,但防災包不只人有需求,高雄動保處與業者合作,創全國之先,為寵物犬貓打造防災箱及防災保護手冊,指導飼主如何為犬貓準備防災用品,提前做好避難的萬全準備。
-
一晚至少26個龍捲風 美國中南部多州遭天災襲擊
|全球美國中部與南部在當地14日受到龍捲風、沙塵暴等天災襲擊,密蘇里州跟阿肯色州出現龍捲風,釀成至少14人死亡;德州則是發生沙塵暴,造成38輛車相撞、3人死亡。而強風也助長奧克拉荷馬州超過百起野火,州長宣布12個郡進入緊急狀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