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2.5億人因天災流離失所 非氣候危機製造者卻受害最深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聯合國最新報告指出,過去10年來,全球氣候相關災害已導致2.5億人流離失所,相當於每天約有7萬人被迫離開家園。該報告強調,這些流離失所者對氣候危機的「貢獻」微乎其微,卻是受衝擊最嚴重的群體之一,且反覆流離失所情況變得愈來愈普遍。
聯合國近日發布報告指出,過去10年,全球因氣候相關災害被迫流離失所的人數已達2.5億,相當於每天約有7萬人被迫離開家園。報告並強調,這些因天災被迫流離失所者,並非造成氣候危機的主要製造者,卻是受氣候危機衝擊最嚴重的群體之一,且反覆流離失所情況變得愈來愈普遍。
報告指出,全球近一半流離失所者身處在緬甸、蘇丹、敘利亞、海地、剛果民主共和國、黎巴嫩等政治脆弱、面臨極端氣候災害的國家,但這些國家對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貢獻」微乎其微,且僅獲得所需氣候資金的四分之一,因應危機的能力有限。
聯合國難民署表示,氣候危機是「風險放大器」,會揭露並加劇既有衝突、暴力、被迫流離失所等問題的不平等影響。而洪水、風暴、乾旱與極端高溫等氣候現象,是引發衝突與流離失所問題的主要因素。此外,沙漠化、海平面上升與生態系統遭破壞等緩慢發生的災害,也正威脅糧食與水資源安全。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呼籲,今(10)日起在巴西登場的聯合國氣候峰會(COP30),必須重視這群被忽視但快速增長的流離失所人口,且需採取強力措施遏制氣候災難,並協助貧窮國家面對氣候變遷。
李彥穎/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