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口堰塞湖壩體開挖引流 發細胞簡訊示警勿靠近河道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花蓮太魯閣燕子口堰塞湖持續壩體降挖工程,今(26)日早上開挖深槽線引流湖水,由於沿線溪床水位可能因此抬升,林保署發出細胞簡訊示警,警方也出動廣播宣導,提醒民眾不要靠近河道。而林保署下午觀察,降壩引流工程已有成效,讓堰塞湖水位緩降,魯丹橋的橋面積水也有退縮。
小心翼翼地挖開沙土,兩台怪手挺進花蓮太魯閣燕子口堰塞湖壩體上方,25日已針對壩體降挖2公尺,26日上午再開挖深槽線,也就是挖出一條低於水面的排水槽、引流湖水,以降低堰塞湖水位和蓄水量。
施工廠商老闆黃國寶指出,「這個地段的土壤都是塊石跟碎石,水流下來到中間它就往下面滲透了,所以應該是沒有那種潰堤的危險。」
雖然引流的水量不會危及下游聚落,但沿線溪床水位可能因此抬升,林保署發出細胞簡訊示警,警方也出動廣播宣導,要民眾提高警覺。
員警廣播:「水勢會變強,請各位鄉親不要在水邊活動,以免發生危險。」
花蓮縣警察局新城分局長蘇立琮說明,「不知道引流的程度到什麼地步,所以我們要預先提醒民眾,不要接近河床邊。」
林保署花蓮分署表示,下午觀察降壩引流工程已有成效,讓堰塞湖水位緩降、魯丹橋橋面積水也有退縮,但壩體結構未顯著削弱,接下來仍會繼續作業。
農業部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長黃群策表示,「壩體結構就是都是大理石,降挖了大概50公分到1公尺寬的河道,流的速度雖然很大,但是沒有沖壞那個壩體,水位每小時3公分的速率下降當中,希望把它降挖到至少西隧道口那邊就不積水了。」
而7月的丹娜絲颱風則重創中南部地區,總統賴清德26日再前往台南,關心災民的房舍修繕情形,肯定中央、地方合作推動災後復原工作,強調對於尚未修復的房屋,政府會持續提供協助。
吳仲安/編輯
